楼走廊,蹑手蹑脚地在楼梯
拐角杵上好一会儿。
我简直是个神经病。
父亲出狱的那个四月晚上,我就发了场神经。
然而父母房间没有任何动静,连翻身、打呼噜、说话、放屁的声音都听不到。
这是好是坏,我也说不准。
此外,关于「心思活络」(奶奶语),有必要说一句,当时呆逼们已经张口
闭口「性生活」
了。
不时有人声称昨晚上父母不要脸,又在肏屄了。
那年五一节前夕,终于有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我们的同龄人中总算出了
一对爹妈。
值得庆贺!事实证明我的忧心忡忡不是杞人忧天。
五月初的某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十二号,市教委组织广大中小学生上
街,自发而义正言辞地抗议美帝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且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游行。
其时人头攒动,彩旗飘展,口号热烈,群情激昂——如果美帝大使馆胆敢驻
在平海的话,我们也一定会拿起鸡蛋和砖头把它砸个稀巴烂。
遗憾嘛,有二:其一,学生方阵被排在第二位,排在最头的是平海市法轮大
法联合会,难道不应该是祖国的花朵们冲锋陷阵吗?其二,口号喊得人口干舌燥
,却连瓶水也不发。
等满身酸臭地赶到家,我连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于是父亲就给我递来一瓶冰镇啤酒。
我咕咚咕咚干了个爽。
父亲躺在沙发上看碟。
ШШШ.5-6-b-d.cОм
ЩЩЩ.5-6-b-d.℃⊙м
ЩЩЩ.5-6-b-d.
他老不知从哪抱了个VCD(家里那台九八年春天不知给谁顺了去),租了
一大堆的港台片,一看就是一整天。
我没事也会瞅两眼。
记得那天放的是《暗战》。
我一瓶啤酒快下肚时,刘德华终于一口老血喷到了屏幕上。
父亲说:「可以啊,林林。」
他这么说,我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大概为了缓解我的情绪,父亲又说:「问你个事儿,林林。」
我说:「啥?」
他弹弹烟灰,又开了瓶啤酒:「这一年,你姨夫——是不是老到家里来?」
父亲这一问,我倒想起五月一号的晚上。
那是我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
九八年,这部好莱坞史诗级爱情故事在红遍全球的当口,顺带着把巨浪推到
了平海。
周围人满口都是「电影」、「杰克」
和「露丝」。
我们当然也没经住诱惑。
事实上九七年冬天平海台在放泰坦尼克号的科教片时,母亲就应允「明年公
映了一定去看」。
可惜父亲出了事。
这一拖就是一年,呆逼们嘴里的香艳镜头没少让我流口水。
当时大概有十点多,奶奶早早回了屋,父母分坐两侧沙发,而我,正搁凳子
上洗脚。
女主邀请男主给她画画时,父亲看看我:「还没洗完?磨磨蹭蹭。」
我刚想顶句嘴,露丝就脱光了衣服。
虽然「赶紧」
撇过脸,但我还是不失时机地扫了眼她坚挺的乳房。
父亲呵呵地笑了两声。
母亲瞥我一眼,冲他皱了皱眉,但终究只
是切了一下。
等我倒完洗脚水再回到堂屋时,父亲让我早点睡。
母亲不满地抗议:「你管他?」
我也不好坐下,就站在门口看。
很快,期待已久的画面就出现了——杰克和露丝在老爷车里大搞特搞。
「少儿不宜。」
父亲斩钉截铁。
母亲清了清嗓子,没吭声。
「不就是偷人嘛,啥爱情?」
片刻,父亲一骨碌打沙发上坐了起来,像是要跟谁干上一架,「老外就是邪。」
母亲依旧没吭声,长马尾却在靠背上晃了晃。
这到结束都没人说话。
起先我倚着门槛,后来就坐到了母亲身旁的扶手上。
不知是熟悉的清香,还是紧张的剧情,抑或是其他的什么,直坐得大腿发麻
我都没挪下屁股。
字幕出现时,母亲叹了口气。
父亲则靠了声,好半会儿才说:「扭住腰了。」
当然,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记得农忙后的一个傍晚,我蹿到家时,陆永平赫然坐在堂屋里。
连襟俩满面通红、酒气熏人,牛逼已经绕梁三圈。
这让我大吃一惊。
其时我已许久未见陆永平了。
那年麦收依旧用的是他的机器,但也就装到拖拉机斗里算了事。
上次他到家里来应该是一个四月末的晚上,我亲姨随行。
夫妻俩拎了两瓶酒,又给奶奶提了兜鸡蛋。
那时我家堂屋打正中拉了条布帘,东侧是客厅,西侧挨窗台摆了架缝纫机,
旁边立了个大书架。
母亲偶尔在西侧看书、批作业。
我也有样学样,就那台缝纫机——我趴上面得做了好几套模拟题。
那晚奶奶也在,几个人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母亲去过几次厨房,却很少发出什么声音。
绝对主角当然是奶奶和张凤棠。
后者把父亲的肩膀拍得啪啪响,说啥浪子回头金不换。
她甚至要给父亲介绍工作。
这种氛围我实在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