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苏东坡传 > 第二十八章 终了

第二十八章 终了

所以章援,按一般习

惯上说,应当算是苏东坡的门生。那是大概九年以前的事。章授知道他父亲对苏东

坡的所做所为,也知道苏东坡这种人物随时有再度当权的可能,所以他给苏东坡写

了一封长七百字的信。这封信当然很难措词。他说出不敢登门拜访的理由,并且很

坦白的说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他曾踌躇再三。他很委婉的提到苏东坡若有辅佐君

王之时,一言之微,足以决定别人的命运。章授深怕苏东坡会以他父亲当年施之苏

东坡者,再施之于他父亲。他盼望能见苏东坡一面,或者得他一言,以知其态度。

章援若是以为苏东坡会向他父亲寻仇,他就大谬不然了。苏东坡在遇赦北归的

路上,就听到章停被放逐的消息。有一个人叫黄实,与苏章两家都有亲戚关系。他

是章淳的女婿,同时又是苏子由第三个儿子的岳父。苏东坡听到章停被贬滴的消息,

他写信对黄实说:“子厚得雷,为之惊叹弥日。海康地虽远,无甚瘴。舍弟居之一

年,甚安稳。望以此开譬大夫人也。”他给章援的回信如下: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因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

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主上至仁至信,草木豚

鱼所知。建中靖国之意可恃以安。所云穆卜反复究绎,必是误听。纷纷见及已多矣,

得安此行为幸。见今病状,死生未可必。自半月来食米不半合,见食却饱。今且连

归毗陵,聊自想我里。庶几少休,不即死。书至此,困惫放笔,太息而已。(—一

0一年)六月十四日。

圣法兰济,也是生在那同一世纪的伟大人道主义者,他若看了这封信,一定会

频频点头赞叹。这一封信,连同他以前给朱寿昌反对杀婴恶俗的那一封信,还有他

元佑七年(一0九二)给皇太后上书求宽免贫民欠债的那一封信,可以算做苏东坡

写的三大人道精神的文献。

在六月十五,他沿运河继续自靖江北归常州家园。他万劫归来的消息引起了轰

动,沿路在运河两岸,老百姓表示发乎真诚的欢迎。他体力较佳,已然能在船里坐

起,头戴小帽,身着长袍,在炎热的夏天,两臂外露。他转身向船上别的人说:

“这样欢迎,折煞人也!”

航程很短,不久到了常州,住进东门附近好友钱世雄给他租的一栋房子。他要

做的第一件事,是向皇帝上表请求允许完全退隐林下。宋朝官员的退休制度是,朝

廷将退休的官员任命为寺院的管理人,处于一种半退休状态。苏东坡现在被任命为

故乡四川省一个寺院的管理人,管理庙产。当时有一种迷信,官员若有重病,辞去

官职,有助于病的痊愈,也能延年益寿。意思是在上天看来,做官和抢劫人民原是

一而二,二而一的。辞官不做就犹如向神许愿不再为恶之意。苏东坡说他也闻有此

说,愿意一试。

回到常州之后,他的病还是缠绵不愈。一直没有胃口,一个月光景,始终倒在

床上。他预感大去之期已不远。在家人侍奉之下,好友钱世雄几乎每隔一天就去看

他。他在南方时,钱世雄不断写信捎药物给他。每逢苏东坡觉得稍好一些,他就让

儿子过写个便条去请钱世雄来闲谈。一天,钱世雄到时,发现苏东坡已不能坐起来。

苏东坡说:“我得由南方迢迢万里,生还中土,十分高兴。心里难过的是,归

来之后,始终没看见子由。在雷州海边分手后,就一直没得再见一面。”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在海外,完成了《论语》、《尚书》、《易经》三

书的注解,我想以此三本书托付你。把稿本妥为收藏,不要让人看到。三十年之后,

会很受人重视。”

然后想打开箱子,但是找不到锁匙。钱世雄安慰他说,他的病会好,一时不用

急。在那一个月里,钱世雄常去探望。苏东坡最初与最后的喜悦,都是在写作上。

他把在南方所写的诗文拿给钱世雄看时,两目炯炯有神,似乎忘了一切。有几天,

他还能写些小文札记题跋等,其中一篇是《桂酒颂》,他把这一篇送给钱世雄,知

道他的好友会细心珍藏的。

七月十五,他的病况恶化。夜里发高烧,第二天早晨牙根出血,觉得身体特别

软弱。他分析症状,相信他的病是来自“热毒”,即一般所谓传染病。他相信只有

让病毒力尽自消,别无办法,用各种药进去干涉是没用的。他拒绝吃饭,只喝人参、

麦门冬、获菩熬成的浓汤,感觉到口渴,就饮下少许。他写信给钱世雄说:“庄生

闻在有天下,未闻治天下也。如此而不愈则天也,非吾过矣。”钱世雄给苏东坡几

种据说颇有奇效的药,但是苏东坡拒不肯服。

七月十八,苏东坡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

狱。”他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嘱咐他们说:子由要给他写墓志铭,他要与妻子合葬

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几天之后,他似乎有点起色,教两个小儿子扶他由床上

坐起,扶着走了几步。但是觉得不能久坐。

七月二十五日,康复已然绝望,他在杭州期间的老友之一维琳方丈,前来探望,

一直陪伴着他。虽然苏东坡不能坐起来,他愿让方丈在他屋里,以便说话。二十六

日,他写了最后一首诗。方丈一直和他谈论今生与来生,劝他念几首谒语。苏东坡

笑了笑,他曾读过高僧传,知道他们都已死了。

他说:“鸠摩罗什呢?他也死了,是不是?”鸠摩罗什为印度高僧,在汉末来

中国,独力将印度佛经三百卷左右译成中文。一般人相信他是奠定大乘佛法的高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