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何不简单的,陆朝却是想不通透。
而听到陆朝这般说之后,柳玄音也是紧跟着道:「兹事体大,还是先去找王
庸师弟吧......」
说罢,迈开步子,朝着王庸所在的 庭院走去。
陆朝见状狠狠地皱了皱眉,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迈开步子,跟上了柳玄
音。
作为茅山弟子,柳玄音的同修,柳老爷子安排的院落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虽然比不得京城那般繁华之地的大户人家,却也是这白鱼镇当中,数一数二的配
置了。
柳玄音与陆朝二人穿堂过巷,不多时便来到了王庸的院子当中。
此时的王庸正独自坐在院子的凉亭之下,凝神修炼,直到柳玄音和陆朝二人
推开院门走了进来,王庸才从修炼状态退了出来,他诧异的看着进来的柳玄音和
陆朝,开口道:「师姐,师兄......你们二位怎么来此了?」
「有事相商!」
看到王庸,柳玄音微微一笑,眸中神情,却是不似先前面对陆朝那般清冷。
陆朝将这一变化看在眼里,心下登时便有几分泛酸,不过他脸上却是没有表
现出什么来,反而依旧是一脸笑呵呵的样子,在院子的凉亭中坐定。
三人刚刚坐定,柳玄音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册玉简。
这玉简通体由翡翠所制,日光下烨烨生辉,非同凡品。
柳玄音也知道二人心有疑虑,所以也便单刀直入,直点主题道:「二位师弟,
师尊......掌教真人让我此番下山, 归乡探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为了这天
师功德簿!」
「这是天师功德簿?」
看到柳玄音拿出来的玉简,陆朝和王庸二人全都略微变了脸色,他们不是天
师,自然没有看过天师功德簿,但没有看过归没有看过,却是知道这东西的存在,
相传,每一位道教天师,都会随身携带一册天师功德簿,这天师功德簿由十二枚
玉简组成,每一枚玉简,象征的都是一个功德,或者说一只妖魔,可以和天师匹
敌的大妖!
而天师功德簿出世,便代表着天师要下山,更代表着——要 天下大乱!
民间有一种说法,佛教盛世兴,道教乱世震,说的便是这佛教在盛世会兴旺,
庙火遍地,而到了乱世,则是道士提剑下山,护佑一方平安。其实此间说法,也
并非毫无道理,至少按照道教的惯例,每一次 天下大乱,不论是宿土、麻衣,还
是众阁、茅山,都会派各自宗门的天师下山,非是救人,而是灭魔,这也算是道
佛二教,与天下龙庭三者当中的一种默契,佛教讲究慈悲,度众生于苦海,更适
合于统治手段,便是如同那朝廷的八股文一般,牢笼志士,以八股无形之力,让
天下聪明人都自愿钻进这牢笼当中去,为了读书、做官、光耀门楣,而发愤图强、
挑灯夜读,一门心思用在了读书上面,又怎会有心思造反喔?至于剩下的那些,
不过是莽夫之流,成不了气候。导人向善的佛教,不能杀生,不得嗔痴,自然也
是统治民众的好手段,而佛教,需要 信徒,需要香火,与朝廷合作,更是互惠互
利,双赢的局面,因此在盛世,才会如此的兴旺。而道教,讲究自然,非是信神、
供神,而是天人合一,讲求修习自身,虽不能如佛教一般,背靠龙庭而立,但在
乱世当中,却也是朝廷所需。
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旦一方失气,天下自然大乱。何为天下大
乱?自然是指朝廷夲坏,百姓水深火热,而一旦朝廷失势,那便代表着九州大地
的龙脉移位,无形的龙脉之气,普通人看不见摸不着,可对于一些妖魔来说,却
是大补之物,得龙脉者得龙气,得龙气者,更可脱胎换骨, 羽化登仙。因此每当
天下大乱的时候,便是妖魔层出不穷的时候。这个时候,便是需要道教了。
天师下山,提剑斩妖!
看着面前的天师功德簿,陆朝和王庸二人眼中,都有震惊之色盘踞,二人显
然也清楚,天师功德簿的出世,大师姐的下山,代表着什么......
「莫非......」
陆朝咽了口唾沫,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天下要大乱了?」
他惊骇的看着自己的大师姐,即便知道天师功德簿代表着什么,依旧有些始
料不及。因为......现今的天下,从龙虎山一路行来,各州的风土人情尽皆入眼,
锦绣江山、国泰民安,一些富庶之地,更是河清海晏、民康物阜,哪有半点儿天
下大乱的意思?
似乎也是察觉到了二人眼神当中的难以相信,柳玄音低头抚摸着手中的玉简,
神情动作,也有几分彷徨。
这一次下山,需的将功德卷填满,简单点儿来说,便是要收伏最少十二只妖
魔,还得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妖,道教能够上的了天师榜的,统共也不过二十四
位,若是这些天师同时下山,岂不意味着,未来的天下,将要更加的崩坏?想到
这里,柳玄音眼中,也多了一丝担忧......
她转而看着自己的两位师弟,开口道:「掌教如此安排,想来也是有他心中
考量,这功德簿当中的十二只大妖若是收伏不齐,我便不得回去茅山,二位师弟
也请做好心理准备,趁着现下在家中停留,日日夜夜,多加修行才是!」
「是!」
听到柳玄音这么说,王庸郑重的点了点头,心里也在暗暗打气,不得给师姐
拖后腿。至于那陆朝,也同样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