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崇祯十七年 > 第四章 袁崇焕

第四章 袁崇焕

,他的步伐坚定,面对皇帝和群臣,他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启禀皇上,臣在辽东多年,深知边疆之重要,女真人之狡猾。臣以为,欲平定女真人,收复全辽,需筑坚城、练精兵、明法度、广积粮。若皇上能假臣便宜,赋予臣足够的信任与权力,臣敢以五年为期,东夷可平,全辽可复。”

崇祯帝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他对袁崇焕的胆识与才略感到欣慰,同时也对这位将领充满了期待:“袁崇焕,朕知你忠心耿耿,且有远见。若真能如你所言,五年内平定东夷,收复全辽,朕必不吝封侯之赏,让你名垂青史。”

袁崇焕感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托,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皇上,臣深受皇恩,自当肝脑涂地,以报圣上。臣在辽东,日夜思考破敌之策,深知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臣有信心,有决心,更有恒心,必不负皇上所托。”

崇祯帝点头,他对袁崇焕的回答感到满意,也对这位将领的忠诚与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知道,大明朝的北疆,有了袁崇焕这样的将领,定能稳固如山。

群臣也被袁崇焕的豪言壮语所感染,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敬佩与期待。

四名辅臣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刘鸿训纷纷上前,他们对袁崇焕的豪言壮语表示赞赏,称他为“男子”,言语中充满了对这位将领的敬意和期待。辅臣们的赞誉如同春风拂面,让袁崇焕感到了朝中同僚的支持和信任。

随后,群臣在讨论了毛羽健提出的裁撤驿递一疏后,崇祯帝宣布暂时退朝,移步至便殿休息。群臣也随之散去,步出大殿,来到殿外的庭院中,品尝着御赐的茶果点心。阳光洒在庭院中,金灿灿的,给这轻松的时刻增添了几分温馨。

然而,在这份轻松的氛围中,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却面带严肃之色,他直接走向袁崇焕,目光如炬,仿佛要看透袁崇焕的内心。许誉卿直言不讳地问道:“袁大人,您所言‘五年复辽’之方略,究竟是有何具体计划,还是仅仅是为了安慰皇上的大话?”

袁崇焕一时语塞,他没有想到会有人如此直接地质疑他的计划,他本能地回答道:“聊慰上意耳。”这句话脱口而出,意味着他之前的话只是为了安慰皇帝,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许誉卿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厉声责备袁崇焕:“上英明甚,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这番话如同晨钟暮鼓,震撼了袁崇焕的心灵。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言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未来无法实现承诺,他将如何面对皇帝和朝野的期待?

袁崇焕的脸色变得凝重,他深感自己的轻率,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向许誉卿深深一揖,表示感激:“许大人之言,如雷贯耳,崇焕受教了。我必将此言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庭院中,袁崇焕的心中却掀起了波澜,他知道,自己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方略,不仅仅是安慰皇帝的空话。这场意外的质问,成为了袁崇焕心中的一块石头,时刻提醒着他,作为一名将领,他的每一句话都承载着责任和信任。而他,也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兑现自己的承诺,去实现“五年复辽”的宏伟目标。

随着休息的结束,崇祯帝再次登上建极殿的平台,群臣重新聚集,气氛再次变得庄重而紧张。崇祯帝的目光在群臣中扫过,最终落在了袁崇焕的身上,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袁崇焕,朕再次召见你,是想听听你关于‘五年复辽’的具体计划。”

袁崇焕再次出列,他的表情严肃,语气坚定:“皇上,若要实现五年复辽,臣需要的不仅是信任,更需要具体的支持。”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这五年之中,臣需要充足的钱粮以养兵,精良的武器以御敌,得力的人事安排以确保指挥顺畅,同时还需要言论管制,杜绝浮议,以保证军心稳定。”

崇祯帝认真听着,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袁崇焕,你所提的条件,朕一一应允。朕将指示吏、兵、工、户四部尚书全力协助你,确保你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表明了他对袁崇焕的全力支持。

阁臣们也纷纷上前,奏请提高袁崇焕之事权,建议收缴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赐给袁崇焕,以示对其的绝对信任。崇祯帝沉思片刻,随即点头应允:“准奏。朕相信袁崇焕能够不负朕望,早日平定女真人,以纾四海苍生之困。”

崇祯帝继续叮嘱袁崇焕:“你需严明号令,抚恤士卒,与文武同心,何难灭女真人。朕期待你早日凯旋,为大明带来和平与繁荣。”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袁崇焕深受感动,他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皇上,臣以汉代的赵充国为榜样,必将谨遵明旨,铭之肺腑。前去告谕官军,以宣皇上威德,必须平女真人!”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决心与忠诚。

随着召对的结束,夜幕已经降临,平台之上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如同点点星光。袁崇焕在群臣的注视下,缓缓起身,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

离京之际,袁崇焕豪情满怀,赋诗一首:“臣心期报国,誓唱凯歌归。”这不仅是他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大明朝和皇上的承诺。他的诗充满了豪迈与壮志,表达了他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京城的百姓和士兵们的欢呼声中,袁崇焕率领着他的广西狼兵,踏上了北上的征程。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如同一道道坚定的誓言。

崇祯帝刚送走袁崇焕,本想安心几日,但是接下来的日子让崇祯帝没睡上一个安稳觉。崇祯元年,七月的京城,本应是平静无波的时节,然而接踵而至的奏报却让年轻的崇祯帝心惊胆战,深感治国之艰难。

七月十六日,驿递之害。

云南道御史毛羽健上疏,痛陈驿递之弊端。他指出,自张居正时期以来,驿递制度已日渐败坏,草料和工食的费用飙升,导致民生疾苦,国库空虚。毛羽健请求皇上宣谕,禁革诸弊。崇祯帝闻之,心中忧虑,立即令内阁拟旨痛革,兵部议覆,严查官员,禁止私自遣发白牌,违者重治。

七月十九日,饥军鼓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