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乐观?贾兄,你这话可真是有趣!」贾诩笑呵呵道:「只要还活着便是好事,只要活着,便有机会翻盘,难道还不容乐观吗?」墨玄道:「贾兄,你想得挺开的!」贾诩道:「如今乱世烽烟,多少人朝不保夕,贾某能在乱世中苟活至今也算是人生大幸之事!」墨玄初入红尘,对世局不甚了解,便问道:「贾兄,现今世道很乱吗?」贾诩容色一沉,道:「很乱,很乱!外有黄巾乱天下,内有宦官扰朝纲,各地郡县官吏横行,压迫百姓,官逼民反,而那些落草为寇的人为了生存又去抢夺其他百姓,各地诸侯野心勃勃,厉兵秣马,总之现在是一个字——乱!」墨玄叹道:「贾兄,既然世局如此不堪,不如你随我一同上昆仑山,修身养性,练气学道,岂不逍遥。
」贾兄哈哈笑道:「公子好意贾某心领了,比起避世平和,吾过更喜欢入世搏杀。
你莫看吾一介书生,心中却也有凌云抱负!」墨玄问道:「贾兄胸中有何沟壑,可愿与在下一谈?」贾诩道:「择明主,平天下!」墨玄点头道:「乱世烽烟,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需有大贤德者才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贾诩摇头道:「墨公子,请恕贾某直言,明主并非贤德仁义之辈,狠毒奸诈者未必不是雄才贤君。
」墨玄不悦地道:「狠毒奸诈之辈登上龙椅岂不是让百姓更加痛苦,贾兄你这话说的不对!」贾诩道:「墨公子,你这话颇有几分书生意气。
」墨玄不忿道:「尧舜大义,天下安详,武王仁德,周兴代商,这些难道都不是铿锵铁证吗?」贾诩叹道:「尧舜年代久远难以考证,周武王能灭商,并非单靠所谓的仁德!当初文王被困朝歌数年,受尽屈辱才得以保命回返西岐。
后来武王继承王位,励精图治,国运大增,引来八百路诸侯会师孟津,声势浩大,无以伦比,若是一般人父兄必然挥戈东进,直捣朝歌,以报父兄之仇。
可是武王偏偏忍了下来,以时机不成熟而遣散各路诸侯。
」墨玄道:「时机未到自然不能草率出兵。
」贾诩笑道:「时机未到?确实是时机未到,因为此时商朝虽然被纣王败了不少家业,但根基仍旧雄厚,所以不宜动手。
而武王遣散各路诸侯,其实是不确定这些诸侯的伐纣之心,所以干脆先忍上一段时日,看清楚这些诸侯的心意。
另外,这些诸侯跑到孟津来会师,纣王已对他们心生不满,或多或少地给这些诸侯下绊子,如此一来便让诸侯心生芥蒂,更加坚定了他们伐纣之心。
」墨玄道:「贾兄,八百路诸侯齐聚孟津会师,本是一番好意,武王怎会如此对待盟友!」贾兄笑道:「墨公子,你再听贾某几句。
孟津会师后,武王又增加向朝歌的朝贡,这看似麻痹纣王,实际上还有更多深意。
你想,纣王看到西岐主动增加朝贡,会怎幺对待其他诸侯国?自然也是要增加朝贡,西岐富庶,自然不怕这区区朝贡,可是那些小诸侯呢?这般增加朝贡自然拖垮了他们国家,连饭都吃不饱,怎幺还有能力去朝贡。
对于那些无力上供的国家,纣王为了维持其王威自然严惩他们,,如此一来小诸侯对朝歌便生出更多怨气,小诸侯心生不满,自然抗拒商纣之令,正所谓积少成多,各路诸侯对纣王越来越离心,从而慢慢朝西岐靠拢,武王这简单的朝贡之法便起到一石数鸟的效果,大大削弱了商纣的实力,从而给自己拉拢了更多盟友!」听到这里,墨玄满心不是滋味,贾诩继续说道:「接下来便是纣王讨伐东夷,此战虽然大获全胜,但也很大程度地损耗了国库,令得朝歌元气大伤。
再下来,纣王又做了一件蠢事,那就是将东夷人捉回去做奴隶,这样一来,等同于又给国库增添了一份负担,而武王便趁虚而入,趁着纣王的主力大军未班师之时,一举攻克朝歌!」贾诩这般解说简直就把名垂青史的周武王说成了一个卑鄙小人,墨玄满心不快,随口问道:「依照贾兄看来,何人才是真正明君?」贾诩笑道:「古人已矣,孰明孰庸不便多说,如今明君者尚未出现,但贾某以为明主需有广阔胸襟,有容人之量,知人善用,最重要一点便是脸要厚,心要黑,哪怕被人污为奸雄也在所不惜!」墨玄顿时无言以对,心绪翻涌凌乱,不知作何感想,贾诩这番话虽然与他之认识有很大出入,但却是说得有理有据,找不出一丝反驳之言。
到了太尉府前的街口便见一抹紫影俏立以待,正是紫冰幽,她见墨玄回来,便雀跃地招了招手道:「墨公子,你可回来了!」墨玄蹙眉道:「紫姑娘,现在世局动荡,这幺晚你就别出来了!」紫冰幽凝眉道:「而且那太尉府吵来吵去的,吵得人家都睡不着,想找你说话,你又出去了……」语气带着几分幽怨,好似在向情郎撒娇的怀春少女,听得墨玄心扉一阵怦然。
贾诩呵呵笑道:「原来墨公子有佳人相候,贾某不便打扰,嘿嘿,先行告退!」留下两人站在街口,墨玄脸皮有些发烫,干咳一声道:「紫姑娘,我先送你回去吧。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