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年劝他不住,只好由得他去,自往饭堂端了午饭送去月贞房里。甫入禅房,就看见月贞坐在床上咯咯发乐,两只脚垂在地上晃来晃去,把斜晒的阳光荡来荡去,好不高兴的样子。
他把饭搁在炕桌上笑问:“难不成出去逛一趟捡着宝了?”
月贞蹦起来,“我在林子里遇到一个故人。”
鹤年斜挑着眉,“什么故人?”
“就是从前给我看手相,说我命中克夫的那个和尚。他以为他老了瘦了我就不认得他了?哼,这仇我可记着呢,就是烧成灰我也认得出他来!若说他算得不准,倒还真是,我才进你们家里大哥就没了。可要说他准,那也是胡扯!当年他说若要改命,就得买他一碗什么九霄山上的雪化水。”
月贞一面说,一面拿手比划,“就这么一小个瓶子,讹了我娘两钱银子。我吃着,就跟井里的水一个味,也并没有改成什么命呀,你大哥还是死了。我这几年想起来还牙根痒痒,方才遇见他,我趁他没防备,拣了块石头就照他背上那么一拍!好个老秃驴,骨头真硬,眼下还震得我手疼呢。”
待她语毕,鹤年的笑早僵在脸上,月贞搡他一下,“发什么呆呀?”
他两眼惋惜地照着她两边虚笼笼的发鬓,摇了摇头,“我看还是别耽误了,咱们下晌就回家。”
两人吃过午饭便溜下山去,还是挽着那几个包袱,来时如何狼狈,走时也是一般狼狈
大路上铺满晴光,往来着零星的香客农户,那些打招呼说笑的声音散在路上,使这路像是走向一种恬淡祥宁的日子。
月贞却走得不高兴了,她在李家这两年,衣食住行上享惯了福,俗话说由奢入俭难,她也难免生出些从前没有的娇气。另一层,她想到回去又得鬼鬼祟祟的做人,回家反似背井离乡。然而无奈又真实,他乡就是故乡,她分明是山野的花,却长在了人家的院墙内。
她灰着心,怄得在后头止了步,“不走了不走了!这样大的太阳,简直晒死人!你怎么不使人回家去叫车马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