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书房习得夫子教诲。
她想在皇宫里快活玩耍的心思全无,只得苦哈哈跟着两个姐姐每日辰时中刻就起身前去尚书房了,偏偏她不服输的念头还不能让她向两位姐姐投降,于是乎,三位格格长长久久的读书生涯开始了。
……
而在女儿们都安置好,并且生活都慢慢步入正轨后,布木布泰松了一口气,将各宫都各自宣布了规矩,像是规定一个宫里只能有几个宫女太监、每月宫女太监月钱等等,即便现在宫所并无任何一个妃嫔入住,那都得守着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布木布泰知道在大清刚立国没有多少年,刚迁进京师没多少个月的情形下,最好的法子是重新立规矩,有奖有惩,宫里人才能被约束好。
就连她在与多尔衮商量完尚书房的规矩后,三个女儿除了休沐时都会每日前往尚书房读书,宫里的格格们都按规矩办事,其他人就别想着肆意行事了。
至于将宫里面该弄的规矩都弄好后,宫里的一切都向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唯独有一点两夫妻都不怎么在意,便是这宫妃品级了,若是放眼过去,新上任的皇帝可不得让自己的妻妾得到名分,分配各个品级,就算像皇太极那样不怎么在意后宫妻妾的皇帝,也曾册立过五大福晋,以五大福晋为首,其他妃子都不值得一提。
当然,现在五大福晋都是过往的事了,就现在而言,多尔衮无心娶后宫妃子,若是有臣子当着他面劝他开枝散叶,他也只管摆出自己三女一子,有这么多儿女在,那臣子还想逆了天吗,若是再有人得寸进尺,多尔衮便毫不客气的指着先帝的几个子嗣,先帝生了那么多阿哥,唯独有几分巴图鲁风范的也只是豪格一个人,宁缺勿滥,与其养出像福临那样的子嗣,他还不如专心培养自己唯一的阿哥。
他想要别的孩子就只能和皇后生,可皇后为自己生下孩子已经那么辛苦了,他怎么可能还会让皇后受苦。
在当着代善等人面前将这借口反复说了大概三四遍之后,那些宗亲们就不再自寻烦恼劝皇上纳妃了,只得将目光放在大阿哥身上,都盼着大阿哥是个能明他们心意的明君,且这个大清未来的明君还得要奉行他们的心意,长大以后多多纳妾,以成全不单单满蒙一家的国策,还得让大阿哥多多娶满洲贵女,毕竟眼看着蒙古贵女在后宫的势力渐盛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而多尔衮也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自己儿子,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将儿子将来会纳妃开枝散叶的承诺许下来了,为的就是让那些臣子们别再继续打扰自己和布木布泰相处的时光,帝后和谐不好吗,非得让几个妾室插上一脚。
多尔衮对那些臣子是恨铁不成钢,干脆将儿子抛出来挡住众大臣的目光,这也是那些臣子宗亲们为何将苦哈哈的眼投射在大阿哥身上的原因,毕竟皇上看起来就只宠爱皇后娘娘,既然如此,那作为嫡长子的大阿哥在将来数十年的地位是稳固之极的,他们将心思放在大阿哥身上,起码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当然,抛开那些非得让多尔衮纳妃的臣子,有件事确实得尽快处理了。
布木布泰曾经想过皇太极所谓的一碗水端平——将国君福晋与东西宫福晋的地位齐平,都是嫡妻,无非是哪个都舍不得,是想要自己在蒙古各部的势力得到平衡,但如今大清入关,那些嫡侧福晋地位齐平的规矩倒是不必有了,毕竟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