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记性不错啊。新华社记者邢燕邢大侠。”
她除夸我外,继续着她的介绍。
“你好。”
她主动的向我伸出了手。
我礼貌的握了一下她的手说:“裴华经常向我提起你,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不错,还是挺会来事的吗?”
裴华用调侃语气羞了我一句,然后接着说:“今天邢燕是受命钦差来采访会议的,重点是蹲点我们局。书记让我接待她,领了四菜一汤的待遇,特邀你做陪,给不给面子啊?”
“能陪邢大记者,那是给我天大的面子啊,哪有不乐之理啊。”
有裴华给我的宽松气氛,我也不再拘谨了。
邢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看她今天的打扮没有春节见她时那样时髦,多了一点端庄,那漂亮的金丝眼镜到突显着她的时尚,也不失文化韵味。
四菜一汤,比我在大食堂算改善了一下生活。感谢裴华,说明她心里时时的有我,是那种无时不掂念,无事不想我的那种关心。
裴华端起茶杯,说:“委屈你了,今天只能以茶代酒了。”
我忙看了一眼邢燕,说:“客人不计较,对我自然不用客气了。”
邢燕听后马上说:“我算什么客人啊?不过是你的生面孔而已。”
哈哈,张口就将了我一军,敏感程度还真有一点职业特性。我心里不由的敲起了警钟,此女子不是善茬。
“哦。对不起,是我说错了。”
我道了一歉。
“不是你说错了,而是你本来就没想对。”
她笑着在有意的在戏耍我,闹的我不好意思起来。
“哎,怎么对人那么刻薄啊?”
裴华也玩笑着为我打抱不平了。她听后不服气的说:“我这是在纠正错误,怎么啦?学会偏心了?”
她调皮的瞪了裴华一眼,气傲的笑了。
我明白她是在有意给我个下马威,今后好为裴华撑腰,这是好朋友的一惯伎俩。但从她那玩世不恭的态看,在家肯定是被人娇宠大的,调皮、任性而又不失傲气,再加上职业的优越感养出了她的倔强脾性。这样的女性看似尖酸刻薄,其实也是吃软不吃硬的主儿。
我虽是这样想,但心里也确实没底,因为隐约还感觉到她还有一种豪气,也难怪裴华称她大侠。
“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我说着主动地把茶杯端过去碰了一下她的杯子,这是我防她不给面子的做法,万一她再将我一军,真就被动到家了。她也不客气,端杯就喝了一口,然后说:“还是快吃点吧,我都快饿瘪了。”
看来还是反感我对她的客气。
裴华已习惯了她的做派,丝毫没感觉到什么不妥,忙招呼我俩说:“对啊,快多吃点。”
一个尖酸刻薄,一个善解人意,两人能做好朋友,真是靠着一种缘分。我琢磨着她俩,在心里不免笑了。她们真是有点饿了,根本没在意我的态。
“领会改革精了吗?有没想法?”她吃着主动的发问到。
还没等我回答,裴华抢先说:“闲谈莫论国事,吃饭不谈工作。”
这正是裴华的长处,处事谨慎稳妥。
邢燕听了忙说好好好,表示服从。我接受了教训,本着注意听,少说话,多吃菜的原则陪完了这次工作餐。
虽然心情不爽,但也乐于饱腹,临走我对邢燕说:“如有言差语错还请原谅。”
她笑了一声,“还记恨上我了?那也好,以后见我多加小心就是了。”
那语气很富挑衅性。
下午,我打了两份材料,因处长不在,我都交给了老汪,他嘴里虽说不用审了,但仍然看得很认真。看后对我说:“你这份材料是我处的最后一份材料了,等于给我们处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怎么?开始行动了?”我问。
“是啊。局里通知已下来了,要求所有材料封存,处室工作抓紧结尾,等待调整。”
“那么快啊?看来改革是出战斗力啊!那人员呢?”
“处长开会去了,马上就有新精了。”
老汪的语气中似乎也有点茫然。
小勤在旁边插话说:“说不定明天这个办公桌就不属于我了。”
“办公桌还是属于你的,走到哪儿搬到哪儿啊。”我给她开玩笑说。
“别给我逗了,是你家的啊,那么随意?”
小勤说完哈哈的笑了……
小赵在办公桌上一直忙活着,并没参与我们的谈话,老汪也没再跟着掺和,我和小勤也不好意思了,都收敛起情绪各忙各的了。
一下午的时间过的很快,临近下班,处长开会回来了,召集我们传达了会议精。
局里要求一是各处室全体务必把思想高度统一到部里的整体部署上来,服从安排,听从管理,维护大局。
二是凡分流、调整、学习、下派人员接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按通知要求到指定地点报到。
三是未接通知人员仍属原机构编制,坚守岗位,做好留守和工作交接。
四是各处室所属及基层物质、器材、房产、车辆、办公用品用具、帐目等,自宣布之日起冻结,待筹备领导小组接管后再行安排启动。
五是……
六是……
处长宣布着,我的脑子已走了,只想着我下一步的去向了。
有的处室这次已被坼分,我们处的编制调整还相对稳定,处长明天去党校报到,处里工作由老汪主持。我抽调到筹备处,会后就去报到。小赵小勤留守。人员档案不走,均属原编制。
最后处长说:“局领导讲的很清楚,我们这次改革是形势发展的必要,让我们既要有使命感,又要有平常心,不要人人自危有恐慌心里。无情的改革,有情的操作,相信组织会给预妥善的统筹安排。积极的配合好工作就是对改革的最大支持。”
话讲的既原则又入情入理。同志们各自都表了态发表了言。
处长很是满意。最后老汪提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