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38节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38节

再怎么小心在意的人家,也难免有孩子夭折。可雍亲王府前头六子一女,现在府中又有三名姬妾有妊,竟是零流产、零夭折。又何尝不是雍亲王治家有方,府上妻妾相得呢?

世子颇有乃父之风,办事认真严谨。虽入朝时间短,但所经历的差事件件圆满。贤郡王孝名满天下,连皇上都颇为赞许云云。

言说教一子成才易,子子成才却难如登天。

这一点上,雍亲王就随了皇上您。

一记龙屁拍爷俩,在场之人无不又怒又服,高高对老庄亲王竖起大拇指:还得是他老人家。

只是这么一来,好话都让他给说尽了,大家伙还能怎么着呢?

唯有是是是,老庄亲王说得是。

四阿哥至贤至孝,能力超群,有此贤王,的确是我大清之福、天下之福。

无限赞同之中,康熙满意而笑:“的确,若不是胤禛三番五次反对,朕早就将皇位禅让于他了。还是那句话,经过这几年的实际观察,朕觉得这大清天下交与雍亲王胤禛,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若朕百年之后,他这年号就叫雍正吧。”

“以此来激励与他,也让他自勉。时时警惕自身,以天下万民为重,莫辜负了朕此时对他的万般称许与无尽期望。希望他年父子泉下相见的时候,我儿可以昂首挺胸地跟朕说一句,皇阿玛,儿未负您期望。”

胤禛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双膝跪地:“皇阿玛切莫出此不吉之言,儿子……”

康熙摆手,笑容中无限通透:“生老病死,人生常事,有什么可忌讳的?比起三缄其口,导致群臣云里雾里,日后都怀疑你这继位的合法性。还不如朕现在就捅了这层窗户纸,给群臣一个明白。也让他们能像拥护我一样,好好拥护你。日后你们君臣同心,将大清带上一个新台阶。”

那满眼‘此我之愿,我儿愿意助为父达成么’的期盼眼,硬让胤禛那些个拒绝反对之语梗在喉头,一句也说不出来。

只能重重点头:“皇阿玛之命,儿子敢不听从?唯有尽心竭力,不负您老人家期盼。”

“正该如此。”

康熙微笑,亲手将眼眶通红的儿子扶起来,笑了句都多大人了?还动不动就哭鼻子。

胤禛带着浓浓鼻音回说儿子便七老八十,在您面前也是儿子。做儿子的与老子撒娇,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若苍天怜悯,就让儿子八十岁还与兄弟们吵架,求皇阿玛主持公道。

康熙大乐,只说自己一定努力。

至于其他的,却得看上天愿不愿意给面子了。才这么一会儿,就有许多疲惫的康熙想着。

父子两个重又在龙椅上坐定之后,跪了许久的诸王贝勒、宫妃、内外命妇与文武大臣们才得以起身。

鼓乐响,寿宴开。

如同正经的皇帝寿宴一样,也有群臣献礼,百官朝贺。

为此次寿宴特别烧制的杯盘碗碟,如皇帝寿宴一般的规格菜品,还有皇上万寿才可以演奏的宫乐。

除了计划中的禅位被取消外,其余种种都如皇上寿宴规格。

胤禛百般推辞,一脸诚惶诚恐。

康熙却只笑,言说这都是他应得的。皇父虽老,却不糊涂。把所有儿子们的表现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再不会让任何一个受委屈。

这一波,不止胤禛,所有皇子都微笑行礼,言说能生成皇阿玛之子,是他们此生之幸。

觥筹交错之间,好一番父子和睦、君臣同乐的场景。

酒过三巡之间,淑宁一身一等公福晋吉服,亲手端着雕龙凤黄花梨木托盘缓步走来。将其上那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放在胤禛面前的桌案上:“祝雍亲王生辰欢喜,愿您一口气吃完这碗面。未来一年顺顺溜溜,此后福寿绵长,身体安泰。”

胤禛又惊又喜:“前头间姨母未在大殿之内,我还以为您有什么不适,心里正惦记着,却不料您……”

淑宁福身一礼:“回雍亲王的话,皇上说生辰这天用上一碗至亲长辈亲手所做的长寿面,过生辰之人一定大吉大利。臣妇虽算不得至亲,却是所有亲戚长辈里厨艺最佳的。于是雀屏中选,得了这个巧宗。您且尝尝,可还合胃口?”

胤禛还未动筷,就连说了几个和字。

若非顾着德妃娘娘就在殿内端坐,说多了对自家姨母有害无利。胤禛恨不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就纠正她,告诉她,在自己心里姨母便是至亲。是比生母、养母都更加重要的存在。

真心话不得说,他就用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欢喜。

执筷稳稳夹住那根又细又长的长寿面顶端,小心翼翼送到口中。不但一口气儿把那柔韧又有嚼劲儿的面条都吃了,连面汤都喝了个涓滴不剩。

康熙直乐:“看来朕命阿灵阿家的亲自辛苦一回,与你做长寿面的决定没有错。转眼经年,阿灵阿家的厨艺还是那么精湛。当年太皇太后、皇太后跟先皇后都对你的手艺念念不忘,颇为嘉许。”

淑宁微笑行礼,直说皇上谬赞。

可事实上,皇上没有没有谬赞,是真的也想尝试一下了。

而对此淑宁早有准备,上过给寿星的长寿面之后,就有数名宫娥也端着托盘而来。

给皇上,德妃娘娘跟几位皇子公主与四福晋、跟四阿哥府的阿哥、格格们每人上了碗面条。意思是让所有与他至亲之人同享福寿。

真·小小面条,大大意义。

让每一个收到的人都万分感动,吃得特别小心翼翼。

除了康熙身体实在不适,用不了许多之外。连德妃都连汤带水,用了个干干净净。

霎时间,大殿内外都在夸奖淑宁的厨艺。吃过的直说满足,没吃上的满眼垂涎。求指导,求开店,这里许许多多朝臣都愿意为了帝王同款面条而积极花钱。

而事实上,淑宁都已经当了玛嬷、郭罗妈妈的人了,可没有年轻时候那个好体力。还能亲力亲为,让这么老些人都吃上她亲手擀的面条。

除了她大外甥、嫡姐与皇上之外,其余人等的面条都是来自御厨手艺。

倒是那煮面条的汤是来自于同一个大锅。

也算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