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书。
正宁帝金口玉言,要求翰林院书籍整理改制,全都按照萧景曜的想法来。那就证明,翰林院有一半的话语权,都被萧景曜拿走了。
标准这种问题,呵,现代人都懂。萧景曜现在就成了那个制定标准的人。哪怕是秦学士,萧景曜说他管理的藏书楼分类的方式不对,秦学士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仅得认,还得开开心心地忍下来,殷勤地请萧景曜指点,该如何整理那些书籍。
所以这一轮交锋,翰林院众人只觉得萧景曜厉害,别出心裁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还得了正宁帝青眼。
落在老狐狸们眼里,顿时将萧景曜的资料再次翻出来仔细看了看。这种一出手就能从官署一把手手里抢走一半权力,甚至成为实际上的二把手的狠角色,值得他们认真关注。
六部尚书很是开心,大齐能有如此出类拔萃的后辈。
都是读书人,大家都知道,念书念的好的人未必会当官。萧景曜露了这一手后,六部尚书都对他另眼相看,绝不会再有人说萧景曜不适合官场。
这小子哪是不适合官场,他简直是太适合官场了。一进官场就跟鱼进了水里一样,那叫一个游刃有余。哪怕楚行昭这等从小耳濡目染官场之事的官宦子弟,手段都和萧景曜不在一个层次上。
楚行昭和陆含章还在争赛道,萧景曜已经在抢裁判席位了。这能是同一水准吗?
六部尚书几乎能断定,只要萧景曜不出差错,日后入阁,只是时间问题。
话说萧家就是个寻常人家,萧景曜的祖父和父亲还都那么不靠谱,他小小年纪,到底从哪儿学来的这些圆融手段?
六部尚书都十分好,拿着萧景曜的资料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只能归结为,世上真的有什么都会的天才。
这般本事,只能是天授。
如此看来,正宁帝一直觉得萧景曜是祥瑞,好像也没毛病?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