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直往我怀里转,叫囔着爸爸抱抱。
我将儿子抱在怀中,眼却看着妻子的背,心里酸痛,却是什么也说不出口。
那样的情况从我去CQ到我们激情重现的第二天止,整整的四年零七十二天!我从最初的心痛刀绞到后来的毫无感觉,却只是心里麻木,早已习惯。现在回想起来,原来并不是麻木,只是无奈与妥协那样的生活方式。还有些害怕,害怕我与妻再回到那样的日子,再沉沦苦海。
所以我特别欣慰妻的改变,妻对我的体贴让我受宠若惊。我亦对妻子关怀倍至,妻爱吃辛辣的食物,每隔两三天晚上不管回家再晚都会买上一点干拌牛肉和儿子爱吃的巧克力,让她们都眉开眼笑。
母亲也在几天后从老家回来,发现我们关系的变化,老怀欣慰,心里笑开了花。给老父的电话里,常说我和妻完全和好了,夸妻懂事孝顺不少,称我长大不少,老父也极为我们开心。或许对于父母来说,后辈们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这就是我的幸福人生!一个平凡人家的简单幸福家庭生活。我无限的沉迷其中,享受这简单的快乐,真好!
*** *** *** ***
如果这是结局,这几年彼此的心酸、辛苦都不再算什么;如果这是结局,那么我在CQ的一切,只是一场宝贵的经历,于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但只是过去了;如果这是结局,那么她只是一场记忆,只是人生道路上的美丽风景……
有人说,生活就是柴米酱醋盐,日复一日的重复。对于这个说法,我不太满意,但是却无法否认它的确是说的有道理的,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状态。
我想说的是,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任何对任何事物的态度。若是你的心情放晴,你就会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若是你的心情刮风下雨,那么发生什么都不会让你觉得快乐。
*** *** *** ***
渐渐地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日下班就骑着自己的破电瓶车回家。
回家之前顺便在门口一家叫“盐府人家”的小店子里买上十元钱的牛肉,再到旁边的小超市买上一支两元钱的小块巧克力。
回家后交到妻和儿子手中,看她们笑眯眯地吃在嘴里,然后自己去吃妻专为我削的苹果。这是种简单的幸福,简单到我快忘了曾经的伤痛、心酸,觉得本该如此,仿佛我们从来都没有过不和谐。
两个月后的一天,部门内的一个小伙子向我提出辞呈。这个高高瘦瘦的帅气小伙子很像到CQ之前的我,本很看好他,现在却是因为一直没有业绩坚持不下去了,提出要走,让我很是失望。
“小欧啊,你确定要把这个辞职信交给我?”我扶了扶眼镜,没有看小欧,却是望向天花板。天花板上中央空调出风口,一根纸带子随风一直摆个不停,我觉得心烦,却不知为何来公司快半年了,一直不叫清洁工给清理掉。
“陈总,我实在有负您的栽培啊,只是我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这一行,对不起。”小欧低头小声的道。
“他娘的,摇什么摇?”我小声嘀咕一句,收回望着天花板的目光,盯着小欧,却是什么都不说。
小欧以为我是在对他说话,但又未听清,抬起头来看着我,迷惑地问:“陈总,您说啥?”说完等着我的回答,但看到我一直盯着他,估计心里有点悬乎,马上又低下头。
“几年前,我跟你一样,甚至比你都不如,你至少家人都在身边,可一心为事业打拼,而我独在异地他乡,什么都要靠自己。我行,你为什么不行?”我口中不带感情地对他缓缓说道。
“下店学习得怎样了?发现了什么问题?”我接着问道。
部门里的手下从不知道我的经历,我也从未对他们任何一人说及。
在他们看来,我就是一支空降部队,突然降到这个什么都讲资历的公司,却意外地当上了部门经理。但是这短短半年,我所做出的改革、方针政策,无一不让这班小混蛋敬畏。
小欧表情有些不知所措,俨然不知该说什么。想想也是,现在这个社会,你说你要辞职,只要你不是特别优秀,哪会跟你那么多废话,最多跟你假意寒暄几句,就祝你走好不送,哪有像我这般既不说不放人又不说快滚蛋的,别人辞职还问学习情况。
“坐吧,小欧。”说完,我指了指隔着办公桌的椅子。
小欧有些忐忑不安地坐下,亦不敢对视我的双眼,两目四处游走,我在怀疑若有个洞,他会不会砖进去。
可能我在CQ呆久了,脾气在公司是出了名的爆,往往哪个下属做的东西没达到我要求,绝对是一阵乱骂,说是骂却又不带脏字。却是让这些下属一个个在我面前都没了性子。
我没管他是否愿意,开始了苦口婆心的教育。就以自身的经历为教育范本,开始了说教。
说着说着,我就自顾自的陷入了自己的回忆。忘了小欧这个听众,忘了我教育的初衷。
可能是因为我告诉过自己不要留恋过去,所以每当要去记起某些事,某个人时就强行地压制了,此时给予了我很好的回忆理由,我由得自己放任沉浸其中。
在DZ特许公司眼瞅着快五个月了,我还苦无业绩,并且就连东三省的咨询电话都没几个。我心中着急,却无办法,心说难道最终还是得一事无成的打道回府,去受家人的白眼之苦?亏我这么努力,每天拿着特许加盟与餐饮管理的书籍死读,自己都可出书了,却是毫无用处。
那段时间,我特别沮丧,心中郁闷,却没一个知心人能说说话。其他几位区域经理见到我就好像特别开心似的,让我更是想他娘的抽这几位整天皮笑肉不笑的老家伙几下。
唯有一个时候例外,就是和沈若诗相处的时候。每一次的交谈都令我如沐春风,让我于烦闷及压力中得到片刻放松。她不以我没有业绩就和其他几位经理一样看不起我,反而对我诸多帮助。学习书籍几乎都是她提供给我看的,DZ集团下面的各个分公司的领导的脾气、喜好都是她告诉我的。这无疑让我受益匪浅,整个对她拜服之至。
可惜她毕竟是个女人,没法像同性之间那样成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