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朱由检真是怎么看这个女婿都顺眼.
"国家需要银子,商人有银子,但是谁都不傻.我把税交了,官府拿着银子往自己的口袋里装,这能甘心么?肯定不敢信.开国之初,商人的地位不高,那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大小决定的.绝对不是那些大臣们说的什么商人会带坏人心,看看都是什么人在经商就知道了.朝中的高官勋贵,家里经商的比比皆是.商人对国家的贡献大了,相应的就应该提高他们的地位,不能在像以前那样,经商是贱户.所以呢,要给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这个跟开国之初太祖执行三十税一的道理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工商.之所以后来演变成少收商税甚至不收商税,那是因为大臣们的立场站歪了.他们用与民争利为借口,就是不想从自家的口袋里掏银子,绝对不是什么为了国家社稷着想为出发点.明年中,咨议局的选举就要开始了,到时候议员们行驶监督的权利,官员们自然会小心免得被抓了把柄.做事,自然就会收敛.当然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贪腐,关键问题还是要国家坚持不懈的正视这个问题,对贪腐现象要像太祖那样,严刑峻法.臣以为,现在国家大体上还没有稳定下来,将来慢慢的改变比较合适.眼下的关键,还是先把监督机制建立起来,打造一个模本,今后各地照着来就是了.有了社会地位,工商界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工商业发展了,国家的钱袋子就满了.有一个问题,陛下必须要注意,对待工商业,绝对不能竭泽而渔.这也是臣给商人社会地位的主要原因,一个国家农业再怎么发展,给国家创造的利益都没法跟工商业相比.臣根据去年下半年的商税数字可以断定,明年一年的商税,就能赶上国家的田赋.最多五年,商业税的收入,就能两倍于田赋.陛下,你仔细想想,将来有一天,国家免掉了一切土地税赋,那是何等的局面?真的有那么一天,工商业的税收足以让国家不用再收土地税赋的时候,大明的万世基业也就稳如泰山.再想一想,百年之后,后人在看史书的时候,会怎么看陛下开创的局面?即便是尧舜在世,也不能说免掉土地税赋吧?"
话说到这里,朱由检浑身的血都了,朱慈焤不太明白,但是他看看朱由检激动的样子,就差手舞足蹈了,心里不难猜到此刻皇帝的心情.
"朕,能看见那么一天么?"朱由检自言自语.(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登陆 m.haxsc. 更好的阅读模式。龙腾小说 ltxs52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