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79章
作者:hui329
201681
字数:16693
第七章 天无绝人路
阴山小道,逶迤曲折,细雨蒙蒙,春意陡峭。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十余辆大车载着货物迤逦前行,离车队后面不远一老一少安步当车,尾随
而行,那少年长身玉立,一袭青衫,一手支着把油纸伞,将自己与老者罩在伞
下,不是丁寿是谁。 那老者转头缓缓道:人老了毛病就立一人三缕长
髯,峨冠博带,负手而立。 燕逆鹰犬,不知死活。 倒飞出去人中唯一能踉跄站定的一人抹去嘴边血迹,方孝孺,天下归一
已是定局,你们这些建文余孽不识天命,我纪纲必拿尔等归案,到时恐怕你九
族不保。 方孝孺一摊手道:十族又如何,你有本事只管来拿。 哈哈,久闻方大学士浩然正气功力淳厚,今日咱家请学士指点一二
。一名三十在一边的厂卫番子衣袂飞扬。 待得四掌接实,却没有意料之中的冲天巨响,波的一声好像空气撕裂
,四周苍松翠柏落叶如雨,周边的厂卫番子纷纷站立不住,功力浅的甚有晕厥
,纪纲伤上加伤,一口鲜血喷出,转瞬间方孝孺已被凌空震开,倒飞出去,直
至背后撞到一颗两人环抱的大松树才停止,嘭的一声,那棵松树晃了几晃如同
要折断一般,反观郑和双足入地足有半尺,脸上青气三现,便又恢复正常。 盛,盛名之下,果无虚士,不知阁,阁下使得何种武功方孝孺脸色
灰白的断断续续问道。 葵花宝典。郑和淡然答道。 葵,葵花宝典方孝孺好似衰弱的立刻就会死去。 天地为我而生,万物为我所用。郑和耐心的讲解,仿佛私塾里跟一个
启蒙学生讲授做人之道。 纪纲在一旁却无法等待,方孝孺,如今你已被擒,识相的快说出建文下
落,否则我锦衣卫诏狱四十八套酷刑可不是吃素的。 哈哈,咳咳,方孝孺咳出一口鲜血,果然是走狗,现在就开始狺狺
狂吠,你们都上当了,老夫在此拖住你们,陛下早已乘船出海,将来召集忠义
之士,夺回社稷,看你们这些逆贼走狗是何下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义之所
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声音渐熄,一代名士阖然而逝。 郑和此时已在身边番子伺候下系上大氅,轻喝:回厂复命。 众番卫躬身应命,纪纲急道:慢,郑公公,方孝孺临死说辞不足为信,
那建文很有可能还在这山中,不如我们大举搜山,实在不行举火烧山,断不能
让钦犯逃了。 纪大人,万一方孝孺临死吐真言了呢,咱家还要调集水师出海寻觅,不
能在此耽误了。 看纪纲还要再言,郑和声音转冷道:东厂做事自有东厂的规矩,纪大人
若要搜山请自便,恕不奉陪。 纪纲暗骂若不是锦衣卫高手此番损失殆尽,谁会低眉顺眼的求你这个阉人
,若建文身边再有个把方孝孺这般武功的,自己死都没地埋去,偏偏陛下对这
个阉奴甚是宠信,这个仇又没地报去,当下陪着笑脸道:纪某自然唯公公马
首是瞻。暗骂回去就找几个奴才阉了,好好炮制一番就当出这口恶气。 郑和待锦衣卫与东厂番子带了方孝孺的尸身撤下,自己却没有急于下山,
而是向东走了数十步,对着一丛灌木躬身施礼道:上天即有好生之德,吾辈
不敢逆天行事,贵人须知天下一家,勿要再起兵戈,放眼九州四海,庙堂不过
一隅也。言罢飘然而去。 *** *** *** *** 丁寿脑子有点乱,葵花宝典,郑和,这哪跟哪啊,迟疑道:您当时
不错,当时本座正是在那处密道内,不想他早已发现,观其与方师傅生
死之战,慨念武学之道,浩如烟海,所幸从宫中逃出时带的宝物里有一部奇书
。 可是万象秘籍丁寿眼睛一亮。 正是,当年蒙元皇帝编纂出此书后,不过数十年便江山易主,十一位皇
帝却无一人练成此书中武功,书中所载的武功浩瀚繁杂,练气之法不一,兼学
极易走火入魔,幸好此书由八思巴等人编纂后,又经了一位奇人校对,他发现
了其中奥妙,于是去芜存菁,创出一部附录名为天魔策,内载多种武林奇
功,其中一套天魔无相神功,运气法门独特,可任意施展各门派武功,可惜鞑
子皇帝们只知贪练其中的天魔极乐心法,堕入肉欲不知自拔,纷纷早亡,于是
此书被列为元朝内廷禁物,中山王徐达北伐大都此书遂落入明宫,皇祖鉴于蒙
元之祸,禁令朱明子孙习之,社稷倾覆,吾命何所惜哉,遂不顾皇祖禁令,修
炼其所载武功,十年间已有小成。 不知那位奇人是哪个,竟然一人为三位高人拾缺补遗。 那人叫刘秉忠,字仲晦,道号藏春散人,入释法号子聪,身兼儒释道三
家之长,武当祖师张三丰与其是忘年之交,张真人年轻时多受其提点。朱允
炆继续道,待某神功有成,吾便去寻郑和那阉人的晦气,若胜不过他,也无
谈杀燕逆谋复国,谁知结果 败了,朱允炆苦笑道,于是又勤练十年,还是败了,直到第三次比
武,此时燕逆已死,复国之心也淡了,只是心中的执念仍在,于是在他第七次
出海前再度比试 难道这次也败了丁寿郁闷的问道,如果三战三败,那帮武林人士当
年打出狗脑子抢什么武林秘籍,直接切了进宫不就得了。 这次胜了,郑和重伤,在此次出海不久就亡于途中,朱允炆脸上神色
开始不对,可三十年来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死后哀荣,修庙立祠,我
朱允炆被人谋朝篡位,不能保全妻儿,功业不及一阉人,此身何用 天下九州四海,庙堂不过一隅也。郑和之言壮哉,于是我搜罗靖难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