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万岁!”“万岁……”一声声惊天动地,巨大的声浪似乎要将整个城池掀翻。
城墙上守军士兵一个二个心旌动摇,面无人色。气势已被对方完全压倒。
萧若率三十万人在京都四面列阵,是为了展示实力,打击守军地抵抗意志,目的达到后,便下令大部分士兵收队回营,然后所有大推上前。
针对目前局面,他制定了完善的进攻计划。第一步,先用大轰击城墙。
远征带的一百五十多门大,前几日被赤焰魔君毁了好几门,不过后来中土京城军备部新铸造好的三十多门大也调了来,目前总数达到一百八十余门之多,并且积累了足够多的火药弹。
一百八十门威力强大的大,部署在京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向京都城墙轰击。轰隆轰隆之声不绝于耳,硝烟滚滚,地动山摇。京都各段城墙随之产生一阵阵崩裂声,好似临死前的哀鸣。
这一轰,就足足轰了三天三夜,半刻不停,一接着一疯狂轰击,大都损坏了二十多门。
京都四面城墙已全部轰毁,坍塌,成了一大堆乱石,京都就此失去了城墙的保护,直接暴露在大地上。同时,经过三天三夜毫不停顿的轰击,城内军民也到了崩溃的边缘,长时间神紧绷,而且没办法休息,铁打的人也吃不消。
在大空前强度的猛烈轰击之下,京都城墙只支撑了一天多一点,就轰然倒下,成了一堆沙石,接下来的时间里,火轰击的主要是城池外围的房屋。
扶桑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制,一能轰个对穿,在长时间猛烈的火轰击之下,一排排房屋被轰成渣,军民伤亡惨重,守军已经不知道该在哪里布防了。
京都军民的噩梦还远不止此,更可怕的是火在城内引发的大火。木制结构的房屋最怕遇上火灾,一旦火势漫延,后果将是灾难的。并且在连续不断的击下,城内倭人救火工作往往得付出巨大的牺牲,而且效率很低。
萧若敏锐的发现了京都这一弱点,下令将扶桑大名的投石机拖来,在投掷的石块上倒上油,点上火,然后发,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飞进城里。终于使火势全面失控,大火漫延到全城,吞噬了一片又一片房屋,不知多少人无家可观,城内民众哀鸿遍野,有若人间地狱。
噩梦般的三天之后,等到城内军民终于控制住了火势,昔日号称扶桑最繁华的京都已是满目废墟,四处瓦砾焦木,在城外远远望过去,就像一个空前绝后的巨大垃圾箱。
进行了长达三天的火准备,该摧毁的都摧毁了,接下来,最后的全面进攻正式开幕。
惨烈的巷战是无可避免的。萧若命令归顺的扶桑大名先发动进攻,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他亲自制定了具体进攻方案,各家大名的兵马轮流上阵,打了一阵就可以下来休息。从京都东南西北四面同时发动进攻,实力强大的大名一家负责进攻一面,实力较的大名则四五家联合向一面进攻。
当日,全面进攻开始。
十几家大名的兵马从四个方向进攻京都。各家大名急于在新主子面前表现,无不拿出十二分神,尽力督促手下进攻。
而城内守军生死悠关,也背水一战,疯狂抵抗。
进攻方与防守方逐条街道逐条街道的争夺,逐间房屋逐间房屋的拼杀,一时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都死伤惨重。
一个白天打下来,进攻大名的兵马伤亡近万,守军一方也付出了差不多的伤亡。
幕府将军简直绝望了,这么打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就真得玉石俱焚了。
萧若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命令进攻的兵马退下来休整,点亮火把继续进行夜战,派新的一拨大名兵马上阵…
第十一卷东瀛风云 第46章 平倭之战最后的大总攻
萧若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命令进攻的兵马退下来休整,点亮火把继续进行夜战,派新的一拨大名兵马上阵……
杀戮在深夜中持续进行,浴血奋战了整个白天疲力竭的守城军民,只得又重新投入到战斗当中。
月色晦涩,暮霭凄迷。但见沉沉夜幕之下,双方人在半废墟的城内殊死搏杀,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有若人间地狱,整个城池找不到一块安宁的地方。
天朝方不计损失没日没夜的进攻,给京都军民以极大的心理震撼,加上进攻军队并非天朝人,而是他们扶桑人,更令守军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再乐观的人到这时候,也彻底绝望了,末日将很快来临,绝无侥幸。
在进攻方持续不断的猛攻下,京都军民每时每刻都身陷战场中,完全得不到休息,他们与天朝方不同,进攻方可以轮换作战,每一拨兵马都是养蓄锐的生力军。而他们即使能在城内找到尚算安全的地方,在四面八方都是杀喊厮杀声的环境下,也很难获得真正的休息,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奋战。
扶桑人格中普遍有残忍无情的一面,众大名对底下士兵的生死基本上无动于衷,若能用卑贱士兵的命选取自身的荣华富贵,对他们来说,是很合算的买卖,一点都不心痛,神抖擞率本部兵马投入到进攻当中。
大名们自己不心疼,萧若就更犯不着心疼了。打仗不可能不死人,与其死本族人。就不如让扶桑人自己先拼个你死我活。也给各家大名一个表现的机会,有功的战后论功行赏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惨烈地消耗战进行当中,萧若也同时发动强大的心理攻势,派一批大嗓门的士兵朝城内不停的喊话,放下武器投降的人可以免除一死,否则只有给幕府将军陪葬!并宣布天朝天子的占领政策,凡归顺者即为天朝子民,与中土内地的百姓一视同仁。然后描述天朝统治之下的地区太平安乐的情形……
以此打击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动摇其心理,削弱敌人拼死一战地决心。
战斗进行了半个时辰。萧若看时机差不多了,便下令鸣金收兵。将进攻部队撤回来。朝城内扬声说道不想死的可以出来了,不管是谁。出来地人一律优待,皇帝保证其安全……否则,下一拨攻势将更为猛烈。
生与死两条路摆在城内军民面前,由他们选择。
喘息中的守军士兵面面相觑,若说一点都不心动,那是骗人地。
终于,城内一群妇女牵着孩子冲了出来。向天朝军乞求饶命。并不是每一个倭人都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