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放他出去!“
典狱官听得哭笑不得。这简直有点恶作剧了,放他出去转一圈,立刻又抓回来。赖老头只怕会更痛苦。这样地话还不如不放。
钱得子在一旁喝吧:“皇上的旨意听明白没有?听明白还不速速去办。以后这种**毛蒜皮的小事别来烦皇上!”
典狱官不敢再吱声。施礼退下。
典狱官离开后,萧若一个人在寝里来回跋步、背负着双手,英眉深楚。目光悠远。一脸的深沉。怔怔出神。似乎在苦苦思考一件难题。对身外之事充耳不闻。
内太监女们见皇帝这副模样,以为皇帝在思考一桩国家大事、他们都离得远远的,谁也不敢打断皇帝地思路,所有人地动作小心翼翼。惟恐发出一点细小的声音,要是惊扰了皇上,那就万死不足以赎罪了。寝内的气氛一片深沉肃穆。
萧若一面走。一面问:“什么日子?……五月一号,喃喃自语。”
……今天是什么日子?究竞……想?五月一号应该是什么大日子。联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要是有人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只怕会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五月初一?……难道是劳动节?哈哈哈……”他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开来。劳动节是21世纪的节日,这个时代可没什么劳动不劳动节的。况且公历与农历也不是一回事。
他笑完之后又陷入沉思当中,究竞是什么日子呢?他隐隐觉得今天是一个重要日子。但偏偏又想不起来。他要不想起来。今天吃饭只怕没有味道了。他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目光无意中投注在茶几上一张古琴上,脑子里暮然灵光一闪。喜得跳了起来,“联想到了……联终于想到了。哈哈哈哈……”他笑得好不畅快。喜悦她笑声在中四下里回荡。他一面笑。一面拔腿冲出去。整个乾元殿的下人都看见了这一幕,以为皇帝终于想明白一个关乎社稷的大事,无不为他高兴。同时也待天下百姓高兴。
皇帝想通的这件事,不知要惠及多少老百姓。他们对皇带崇拜的无以复加。碰上奇怪的事,很自然往最好的方面去想。
谁也想不到,皇帝冲出寝便一径儿望中飞奔而去。一边跑。一边忍不住兴奋嚷道:“联想到了!联终于想到了……原来今天是皇后产之后满四十五天的日子,今天皇后终于可以侍寝了、联等这天已经半年多了,哈哈哈哈……”他脚步轻快。满面春风,一副快乐得想飞起来的神气。
不一会儿、萧若来到中,“平身!平身!”萧若飞快道:“皇后在不在里面?,中一名管事女官恭恭敬敬回答:”回熏皇上,皇后娘娘早上出了“
心中一奇,皇后处处以古之贤后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知道个天这么巧。出干什么?急问道:“皇后去哪里了?”这管事女官躬身道:“回皇上。皇后娘娘回宋王府去了。好像是王府的一位郡主过十八岁生日皇后便回去道贺。随便探望父母。”
萧若一听恍然。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宋王府的郡主。那应该是皇后的亲妹妹了。过满十八岁的生日。皇后确实应该到场庆祝。
萧若扑了个空。兴奋的心特转低。不禁自言自语道:“怎么偏偏今天出呢?真是太不巧了。”美若天仙的皇后因为怀孕不能侍寝。他有大半年没与皇后共事鱼水之欢了。好不容易等分娩四十五天期满。皇后又出官去了。真是让人好不扫兴。
管事女官忙道:“皇后娘娘出静本想通知皇上的。后来考虑到皇上心国事。日理万机。不敢拿这种小事打扰皇上。便没有说。”
萧若闷闷的问道:“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女官道:“皇后娘娘说了。今晚用完晚膳便即回……”
第十卷爱美人爱江山 第10章 两个皇后??
萧若怅然若失,看来要等到晚上了,本想立刻与皇后共赴极乐之境的,重新体会久违的销魂蚀骨的快乐,他对皇后美绝人襄的玉体怀念得发狂,一刻也不愿多等。
他心情大起大落,好不郁闷,欲望既然已被勾起,难以平复下去,便去铁寒玉中把雪莹儿狠狠强暴了一回,然后与铁寒玉共赴巫山云雨,泄了泄火,欲望诱退,他心情重新好转,非常期待今晚与皇后的美妙一夜。
有道是小别胜新婚,他已有大半年之久没临幸皇后了,今晚的快乐何止新婚……他只要一想起这个,心头便一阵怦然心动。
到了下午,萧若闲得发慌,时而抬头看太阳的方位,时而看房中计时沙漏的高度……只觉这么干挨下去不是办法,他便让太监把今日的奏折子全呈上来,强行收敛心神,一本一本翻阅着。
他一开始集中不了神,直到扒阅完几本,心思才完全投入到国事当中。
其中有一份奏折是都林军万户南昱送来的。南昱禀报皇帝,他已率毫下铁骑班师入关,队伍中驱赶着七八万契丹人俘虏,另外俘获牛羊马匹不计其数,俘虏当中几乎没什么男子,成年女子占得大半,剩下的是老人与小孩。请示皇帝怎生发落。
萧若龙颜大悦,当即朱笔一样,下旨所有俘获的契丹女子分给南昱手下的将士,每人限一人,除非功劳极大的才分两人,让他们自行挑选、功劳大的先挑,挑选剩下的契丹女子则送往京城。到时候卖到大户人余当婢女。
至于契丹小孩子便由朝廷集中抚养。大了以后,男地从军,为朝廷打仗,女地一律配给有功将士。
剩下的数千契丹老人倒有点不太好办了。那扯老人没有什么价值,话也不能干,难道由朝廷光养着他们不成?他们年轻的时候没准儿也杀过汉人。
要是南昱没把他们抓回来,或者在半路上“妥善”处理掉,萧芳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到了此刺,他总不能下旨将那些老人全部坑杀掉吧?那样太不人道,虽然这在两国战争中是常有的事。
萧若思考一番,最终下旨押那些老人来京城。让他们去军营里干些杂话一能干什么干什么,朝廷给他们饭吃,直到他们老死。当然,要是有仍然与天朝为敌地,或者死也不愿干话的。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一律当敌人处置。
俘虏当中另有一百多残余的契丹男子,他们有的是侥幸没有随契丹可汗南征的人,有的是九死一生逃回大草原的漏网之鱼。萧若便命将他们押回京城,当众斩首。对待敌人不能心慈手软。
萧若传旨,命南昱率军还朝,这支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