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省、中书省为官者也就自然冠上紫薇的雅号,如中书令谓之紫薇令。中书侍郎则称紫薇郎。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中书舍人,写有三首咏紫薇诗,其中一首是:“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真实地写出了在中书省值班的景况。
杜牧也做过中书舍人,也是紫薇郎,其赞紫薇诗曰:“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他以物咏情,借花自誉,人尊其为杜紫薇。唐有12首紫薇诗作流传至今。
宋代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如苏轼、欧阳修、梅尧臣、6游、蔡襄、刘克庄、王十朋、杨万里等钟情紫薇,撰有17首诗作。如王十朋诗:“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自惭终日对,不是紫薇郎。”杨万里诗:“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常放半年花。”
也正因紫薇花对官员的意义,大明国的5o金元面值的钞票背面印的就是紫薇花。
明国中书省的紫薇树都是从华夏进口的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株,在经过明国的基因改良之后,株叶健康,花期延长,比华夏紫薇更美了数倍,让潘文连连称赞。
媒体记者和联合国工作人员还是第一次在明国看到紫薇花,连忙拍摄了不少照片发回自己所在媒体的本部。
仪式结束之后,潘文在宋熙墨的陪同下,前往东都的两座学校,东都国立明伦中学、东都国立明善馆小学。
潘文早在联合国,就听说教科文组织汇报,明国的学校做得是全世界最好的,学校拥有最完善最全面的设施,包括大成殿、教学楼、实验楼、操场、足球场、棒球场、游泳馆、图书馆。所以这次来到明国,首先去的就是学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