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云舞月扬 > 【云舞月扬】15

【云舞月扬】15

来,就只能吃随军的数十万头牲畜了,但是这样做的话,可以肯定必然会激发兵变,因为那都是各部落的私产。

同时其他各路军情,也让嵬名阿埋和梁太后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此次出兵平夏城这一路虽是主力,但是还有其他三路偏师分驻各地以备宋军。

昨天陆续接到军报,宋军除泾原路之外的陕西各路兵马趁着西夏举国主力都集结在平夏城一带,延边空虚,开始大规模抄掠夏境,其他三路偏师都已经和宋兵交上了手。

那三路偏师的战斗力是无法和主力相比的,而他们面对的宋军却是兵强马壮,嵬名阿埋只能期望他们能够多撑一段时间,至少要撑到自己拿下平夏城之后。

到那个时候,三路偏师的胜败便已经无关大局了。

来人,将那些宋人俘虏拉到城下,派些个嗓门大的去叫阵。

让城内宋兵知道他们的援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嵬名阿埋嘴角露出一丝狞笑,眼光望向平夏城那巍峨的城墙。

郭信之,现在才是真正战斗的开始……平夏城北门城楼之上,郭成冷冷得看着城外的那密密麻麻正在列阵的西夏兵潮,面不改色。

而他周围的将校们,却是脸色不好看。

有几个人脸上流露出动摇悲观的情,而普通的士卒节级们,面面相觑,似乎也有些心虚气短。

昨夜一战,损失近半,陆续逃回来的只有不到一百人,由于派出的都是城内守军精选出来的最强悍善战的勇士,却败得如此狼狈。

这次失败对于军心士气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但这还是次要的,这些硬探选锋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他们的任务好歹是基本达成了,用生命为代价成功带回来了西贼的情报。

但是这情报却称得上是雪上加霜。

那名为对垒的巨车,竟然有如此的威力,不只能射箭,甚至还装有大炮和巨弩,如此强大的战车,甚至已经超越了传说中的临冲吕公车。

真是难以想象党项工匠们的实力竟然已经提升到可以和宋朝比肩的地步。

众将对于平夏城高厚的城墙原本有着相当的信心,但是现在却不敢那幺确信了。

更糟糕的还是城下的那一大片宋军俘虏,被人像拖死狗一样拖出来至阵前,还有一排排用竹竿挑着的人头,数量多达数百,夏兵肆意指着人头和俘虏对着城上笑骂,宣示宋朝援军的不自量力和不堪一击。

这一点甚至连郭成的铁石心肠都产生了动摇。

难道援军真的出事了?他知道那不可能是昨晚的俘虏,因为数量太多了。

只有可能是别的援军出事了。

这种事情对于守军的士气来说,是一种难以估量的灾难。

守城者之所以能坚持下去的最大原因,就是希望。

必须不断给他们希望,他们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而援军就是代表着希望,现在援军出事了。

那就变成了绝望。

有的军队绝望之后会转化为所谓的哀兵死士,战斗力会更加坚强,正所谓困兽之斗力可撼天是也,战史上不乏这样的战例。

但是有的便会崩溃的更快,甚至不战自溃,而这样的战例数量是前者的一万倍。

郭成即便是仙,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每一个部下都是前者。

更何况他不是仙。

作为老行伍,他太明白军心士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有多幺的不稳定不确定,也许上一刻人还好好的,但是突然就崩溃了。

这种事他见得多了。

作为合格的将领,不只是要运筹帷幄临阵指挥,同时不择手段的维持部队士气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尽管他自己也没底,但是他的面上还丝毫没有表露出来。

太尉,援军莫非真的出事了?周围的将校面色都不好看。

小挫而已。

王恩,种朴等辈皆是勇武多智,手握数万精锐,实力雄厚。

再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偶有小挫损个几百兵不足伤筋动骨。

我不是怕他们不来,而是怕他们来。

他们不来援,反而是好事。

太尉何出此言?西贼势大,阵容严整,他们那几万兵便是来了,也未必济得甚事。

而我城内有多了几万人吃饭,粮草必定不足持久,反倒坏事。

他们不来,在外围牵制西贼,甚至可抄掠贼境,使西贼不能全力攻我,更为划算。

若是我用兵,必放援军深入,然后围而灭之。

故此西贼以俘虏示我,我反倒放心了。

这说明援军还在外围未曾深入。

若是援军真的受了大创,西贼拉出来的俘虏必然比这要多得多。

众将听了,将信将疑,但是也不会蠢到自乱军心,都点头称是。

郭成趁热打铁,又拿出二封书信来,说道:此乃王总管遣使传书,言日前攻东山之事,我军小挫,折了数百兵马而已,如今数万大军仍在古壕门一带同西贼十万人马对峙,另镇戌军亦有传书,言章帅在渭州亦调集精锐兵马八万余众北上,十日之内便可熙宁寨,到时候渭州大军一到,与古壕门并力夹攻,何愁西贼不破!?诸君可以看看。

众将多是文盲,大字不识,种建中便将这封信拿了读给众将听,故意读的大声,好让周围的士兵们也听见。

果然场面气氛好转了不少。

虽然种建中怀疑这几封信根本就是郭成捏造出来的,但是他不会蠢的提出质疑。

这时连他自己都需要一点希望来维持信心。

或者说,他希望郭成这个谎言会突然迹般的成真,这个时候,宋军是非常需要迹的……时值中午,漫山遍野的西夏兵马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整个战场,狼烟动地,旌旗蔽天,养精蓄锐好几天的西夏河内劲旅,终于出现在战场。

数以万计的将兵列阵十余里,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头。

西夏太后梁氏和十六岁的夏主李乾顺的御撵车驾,在数千名御围内班直的拱卫下,再次出现在先前的那个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