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洛里兹两人也没有任何不满,就在那
儿安静的站着。
「是啊,有个东西你先看一下。」巴诺罗点点头,朝站着的洛里兹看了一眼。
后者干咳一声,将原本放在他面前的一个塑胶袋拿起来,送到李再安的面前。
塑胶袋是透明的,里面装着慢慢的一袋白色晶体,这些晶体的形状很不规则,
就像是纯净的粗盐粒。
李再安把袋子接过去,拿在手里掂了掂,粗略估计着应该有一千克左右。
「哪儿来的?」敞开袋口小心的嗅了嗅,李再安眉头一皱,问道。
袋子里装的东西是冰毒,这是一种新型毒品,化学名甲基安非他明。对于莫
里奥这样传统的贩毒组织来说,这玩意是个禁忌,如果有人敢于在莫里奥的控制
区域内贩卖这东西,被抓到之后唯一的结果就是丢掉小命。
不要以为贩毒组织不遵守法律就没了规矩,实际上,在组织内部以及各个组
织之间,大家必须遵守的规矩甚至比律法还要森严。
与活跃在南美的所有贩毒组织一样,莫里奥贩售的毒品都是古柯碱的衍生物,
诸如大麻、可卡因等等,对于那些门路比较广的,偶尔也会碰碰海洛因、鸦片之
类的东西,但冰毒却是谁都不能碰的,这与墨西哥的情况不尽相同。
最初李再安并不懂得其中的缘故,按照组织内的解释,贩卖冰毒是乞丐才会
干的事,因为这东西完全就是化学合成剂,成本低的令人发指。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在熟悉了莫里奥的运作方式之后,李再安终归明白了其中的真正缘故。
冰毒作为一种毒品,它的关键环节就在于一个制取工艺上。只要有原料,有
相应的化学知识,有完备的设备,两个人组成的制毒小组一天就能产出冰毒成品
四百余公斤。
化学知识就不用说了,那个书本上就有,而作为原料的苯丙胺,懂化学的人
甚至可以从甲胺中提取出来,整个工艺流程算下来,需要人工少、投入资金少、
利润拆分环节同样少。
而可卡因和海洛因呢,前者需要古柯的大面积种植,后者则需要罂粟的大面
积种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产地和相应的种植劳动力做基础,这两类毒品根本
没有大量生产的可能。如此算下来,这两类的毒品的生产流程相当繁琐,利润拆
分环节也极其复杂。
这么一对比,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冰毒的利润高、可卡因与海洛因的
利润相对较低,而那些在国际上能够算的着数的大毒枭们,却没有一个是靠贩卖
冰毒出身的?
答案其实很简单,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在于利益网络的织构上,说的更
直白一点,就是在于参与人数的多寡。
在南美,仅仅一个秘鲁就有古柯种植田八万公顷;而玻利维亚全国人口600
万,其中从事古柯种植业的人口便有50万之巨;号称毒品王国的哥伦比亚,整个
南部、东南部存在着海量的古柯种植田,古柯叶年产量数万吨。
就是这些广袤的古柯种植田和数量巨大的古柯农群体,夯实了大毒枭们存在
的群众和社会基础。政府扫毒、打击毒枭,实际上就是在砸这些古柯农的饭碗,
因为他们的利益,甚至是生活基础早就和这些毒枭们牢牢的捆绑在一起了。
哥伦比亚有持续十
数年的战乱,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反政府游击队横
行,墨西哥政府军在美国的支持下,仍被贩毒武装打的节节败退。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固然有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因素,而广大人民群
众根子上的利益站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以贩售可卡因、海洛因为业的贩毒组织,其背后必然站着一个庞大的社
会群体,在南美尤其如此,通常算下来,一吨量的可卡因从生产到出售,整个环
节内牵涉到的利益共享者很可能有上千人,警察要扫毒,就等于是要同时与这些
人对抗。
而一个以贩售冰毒为主的贩毒组织,一吨量的冰毒从生产到销售,大概也只
有十几人,警察只需要把他们一锅端了就行了,反抗的力量微乎其微。
牙买加的毒枭科克,他在南美诸多的大毒枭中几乎排不上号,可就为了把他
引渡到美国受审,整个牙买加政坛都受到冲击,在任总统丢失大片选票选区,警
方与科克的支持者持续爆发冲突,前后近百人死亡,数百人被警方拘捕。
而从冰毒出现到现在,有哪个冰毒贩子能做到这一步?
归根结底,贩卖冰毒的贩毒组织基本都是跑单帮的,形不成足够大的规模,
而以贩售可卡因、海洛因为主的贩毒组织,往往有极其严密的组织结构、组织基
础与后备人力。警方一次大规模扫毒行动,可能直接打垮一个冰毒集团,但却绝
对不可能打垮一个可卡因或海洛因贩毒集团。
莫里奥在整个南美的贩毒组织中只能算是一个小集团,但这个集团的背后却
连着哥伦比亚的制毒、贩毒网络,以这个基点为支撑,莫里奥虽然与盘踞在圣保
罗的几家贩毒组织有争斗,但总不至于打的不死不休。这其中体现出来的,就是
一个隐性的地下规则,而在冰毒组织内,这样的规则很难形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同类组织必须恪守的规则,这也是可卡因、海洛因贩毒
集团比冰毒集团高级的标志之一。
从这两点来看,类似莫里奥这样的贩毒组织将贩卖冰毒的毒贩看成乞丐,还
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是我的人从两个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