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苏东坡传 > 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

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

死讯,说自己“情怀割裂”,在给堂妹的儿子的信里,也说“此心如割”。用这类

说法表示伤怀,在中文里虽非什么特殊,但所表示的仍是很深的伤怀。

他为堂妹写的祭文,显然是得到噩耗之后写的,这篇祭文颇有真诚感触,显示

出一往情深之致。文中说,他祖父所有的孙子,只有四个尚在。那四个是东坡、子

由、子安(他伯父之子,在家乡为弟兄们照料祖莹),另一个便是这位堂妹。说她

“慈孝温文,事姑如母,敬夫如宾”。随后谈到私人的感受。他盼她的两个儿子能

长大成人,能够光耀门媚。祭文上说:“一秀不实,何辜于神,谓当百年,观此胜

振。云何俯仰,一螫再呻。救药靡及,庵为空云。万里海涯,百日计闻。柑棺何在,

梦泪儒茵。长号北风,寓此一搏。”

一年之后,她丈夫也去世,灵枢南运至靖江附近的老家安葬。

苏东坡到惠州不久,得到一个消息,颇使他心中焦虑。在过去四十二年中,自

从他姐姐去世,他父亲公开指责他内兄家之后,他和弟弟子由就一直没和内兄程之

才通信或交谈,但只和程家其他弟兄有书信来往。章停听到这件亲家嫌隙,他就特

派程之才专程南下担任提刑,处理重大诉讼和上诉的案件。在哲宗绍圣二年(一0

九五)正月,他到了广州,是苏东坡到了惠州的三四个月之后,苏东坡摸不清楚程

之才究竟是否已把过去的事置诸脑后,所以完全不知道会有何等情况发生,由于一

个朋友的关系,苏东坡给程之才写了一封客气礼貌的信,因而知道程之才要在三月

到惠州。确知他别无他意之后,苏东坡派儿子过在他来时去接他,并且带着一封欢

迎信,自称:“杜门自屏,省穷念咎。”程之才此时已然年老,年约六十岁。事实

是程之才颇想弥补过去的嫌隙,重获此一门贵亲的友谊。他向苏东坡恳求为他曾祖

父(苏东坡的外曾祖父)写一篇墓志铭。也许是亲戚毕竟是亲戚;也许是眉山城皆

以苏东坡此位大文豪为荣,而程之才也颇有此荣誉感。于是双方的关系又显得真正

亲热起来,由双方交换很多信件诗文,苏东坡也对他有所请求。在惠州过了十天,

程之才又出发视察,不过那一年大部分时光他在广州附近度过。

有程之才在,并且凭藉他的友情,苏东坡得以对地方颇有建树。虽然苏东坡已

无权副署好多公文,可是他却充分利用他对程之才的影响力。他对朝廷高层政治固

然是已告断绝,可是对邻人和当地百姓的福利,他还是视为己任。倘若有什么事非

法越理,他若能运用势力予以纠正,他不会坐视不顾。绍圣三年正月元旦,博罗大

火,使苏东坡大为震惊。全城付之一炬。地方官对无家可归的百姓都有救济,临时

搭有篷帐供灾民居住,并严防抢劫。官家衙署完全焚毁,全需重建。苏东坡恐怕那

些官衙的积弊恶习又要发生。他怕官方在重建此一城镇时,又要乘机剥削人民,而

地方政府会征用物资民工。他建议程之才令当地政府在市场公开购买,禁止征集民

间物资,征用民工。他指出来,否则“害民又甚于火灾”。

他站在惠州街上,看到使他十分痛心的事。看见农夫满车装着谷子去向当地政

府缴纳捐税。因为丰收,谷价下跌,政府拒绝收取谷子。这正是苏东坡要管的事。

他一探询,才知道政府要的是现款,因为谷价太低。农民必须在低价市场将谷子卖

出,才能得到现款,可是农民须要缴纳的捐税现款却按粮价高时计算。结果,农民

欠一个粮税,却得卖两斗谷子才够缴纳。苏东坡给程之才写了一封长信,内容雄辩

滔滔,言词峻切,就仿佛以前上皇太后的表章一样,这样把此衙署积弊揭发无遗,

指为向农民纯然勒索。他请程之才和当地的税吏和运输官举行一次会议,并建议当

地政府当依谷物市价向农民征税。数月之后,他听说那三位官员已经决定向朝廷联

合呈请,他十分高兴。

他现在开始关心惠州城的诸种改善革新事宜。他还是一秉过去喜爱建设的天性,

经过与程之才、几位太守与县令会商,建筑了两座桥,一个在河上,一个在惠州湖

上。为兴建这两座桥,子由的太太捐出不少朝廷当年赏赐她的金币。在忙于进行这

项工程时,他又做了另外一件事,特别受地方居民的敬仰,就是把无主野坟的骸骨

重建一大家埋葬之。重新安葬之后,他写了一篇祭文,安慰那些无名死者。他相信,

那些死者不是平民,便是兵卒。他颇以那些骸骨有些残缺不完,必须合葬为歉,只

希望那些阴魂和睦相处,犹如一个大家庭一样。他又在城西修了一座放生池。这纯

然是佛教思想,其基本观念是轮回思想,相信那些鱼也许前生是人身。鱼类一放入

此一放生池内,则生命安全无虞。那个池塘即名为“苏东坡放生池”,直到清末,

当地士绅百姓,还保持在节庆之日,去买鱼放生的风俗。

他常对做些小事感到兴趣。一件新奇的东西,在几年之前很使他着迷,那时他

正贬滴在黄州,那件东西叫做“浮马”,是插秧用的。插秧是累得腰酸腿疼的事,

农夫必须在水田中涉水而行,整天弯着腰肢劳做。浮马就像在水面飘浮的一只小船,

农人可以坐在上面插秧,用腿当做桨移动,马头正好用来盛稻秧。这种东西既可使

工作进行快速,又可以节省劳力。他想把这种东西向南方推广应用。他对此事非常

热心,在给朋友的信里他多次提到。他给一位太守送行时,曾经告说他要推广浮马

的应用,并且说,为太守成功之道,在于“使民不畏吏”。

苏东坡既已失去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