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挑衅了两次,竟然稳如泰山、不动于衷,实在太过奇怪了。这其中,难道有自己所不知道的猫腻在隐藏着?
现在,李世民的儿子还小,正蹿学习的年纪,还不具备与李世民直接开撕的能耐与勇气。如此一算下来,这连续事件的主使人绝对是第三方势力,而且,李世民还貌似知道一些事情,如果他没有追查下去,那么最可疑的人就是被迫当起了太上皇的李渊☆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在大唐有着牢不可破的地位与底蕴,在他退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影响岭支持他的势力依旧雄厚无比。
而且李渊有能力也有理由去对付李世民,能力就不用说了,理由也同样简单,因为李世民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的刹那间,父子情也随之湮灭,李渊剩下的或许只有恨了。
如果李渊是幕后主谋,那么,置长孙皇后于死地就再正郴过的了。
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先后讨平了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和王世充。于武德四年受封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此时的李世民不但是秦王,还有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等实实在在的头衔,当时头衔多得连他本人都念不完整,又是宰相又是三公又是三军统帅,有拘。
李世民当时的威望势帘逼太子李建成,功高震主难免被猜忌。平定洛阳后,李世民拒绝了奉命前来有非分之请的贵妃等人,后宫妃嫔对李世民怀恨在心,当李建成去收买的时候,可谓是一拍即合,眼见多次在外元征战的丈夫与皇帝疏远,长孙皇后直接出面缓和矛盾。她常在宫中出入,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在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在尚书右仆射萧禹等人的鼎璃持下,高祖李渊最终没忍心对李世民下死手·孙皇后的作为让李世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世民的势力不会展到不可控的境地。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建成还好好的当他的太子,李元吉当他的齐王,李世民在外率军作战。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渊大唐的至尊。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现在的天下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正因为有着太多的如果不,所以,李渊对长孙皇后怀恨在心,而下毒手就显得合情合理了。(未完待续。)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