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相一”范纯仁还想再劝,却听韩维已说道:“子明,若是顾忌福建子
不若由某出外领兵。”
韩维如此推心置腹,让石越又是意外,又是感动,但他此时主意已定,便不再
犹豫,摇摇头,沉声道:“韩公还是坐镇朝中,更妥当些。某已想过,吕吉甫之
事,倒亦有万全之策。”
“哦?”
“某观辽军作战,每每一将之兵,便有数万之徒,而吾军一军之众,不过万
余。兵少又不及辽军之精练,此非克敌之道。如今之策,还是要将数军结为一军
以抗辽人。某以为,朝廷可设河北河东京东三路宣抚使,在河东、京东各设宣抚副
使,凡宣抚使司以下,设诸都总管府、行营都总管司,各辖数军之众,如此,庶可
以与辽军一决高下。”
“如河东路,可以章集为宣抚副使,下辖三都总管司:河东行营都总管司,以
折克行为都总管,辖飞骑军、河东蕃骑、河套蕃军:雁代都总管府,以章集兼任
辖神锐四军、飞武三军:太原都总管府,以吕惠卿兼任,辖教阅厢军太原军及府内
巡检—吕惠卿为判太原府,兼任本郡都总管府,亦是合情合理一”
这宣抚使下设立行营都总管司,其实也是迟早必行之事,并非什么奇谋妙策。
但石越这么一说,韩维与范纯仁便立时会意,这的确足以搪塞皇帝了,小皇帝不知
道听了谁的话,想让吕惠卿领兵,那便让他领兵,到时候将太原府之厢军、教阅厢
军、巡检、乡兵义勇之类,全部算上,也是一只“大军”,小皇帝只会知道吕惠卿
与章集、折克行一样,各领一路“大军”,哪里能知道这太原府上不着天、下不挨
地,道理上可以北出雁门、东下进隆,实际上却什么也干不了。
但二人见石越思虑周详,便也知道,他出外领兵之意已十分坚定。如若是石越
自己决定要出外,那么的确也没什么理由阻拦。二人与石越私交都不错,心中虽然
担忧,但毕竟如今最要紧之事,仍是与辽国之战争,石越若能出外领兵,自然是于
战局最有利的,况且二人都深知石越行事风格,多半另有妥善安排—虽然他们都
很难相信此事竟能有什么“妥善”的解决办法,但也便权当自我安慰,不再多说。
然而,此时,三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磨磨蹭蹭,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l〕注:在真实的历史上,当时宋代便已有朝报与私人小报出现,朝报是
官方每日政事活之公布,小报则由内探、省探、衙探私自搜集朝报未报之事进行报
道,并且,“新闻”一词,此时便已出现于小报。小报记者各有分工,内探专门刺
探皇宫内新闻,省探专门刺探三省新闻(包括两府学士院),衙探专门刺探三省以
下官衙新闻。而在小说之时代,报纸愈加发达,虽有法规加以规范,但此“三探”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