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编委会主席。他善于辞令,政治上保守。在世期间,对共和党和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重要影响,是美国出版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而不得不提的是卢斯.亨利的“中国情怀”。
1897年卢斯.亨利的父母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卢斯.亨利就是四个孩子中的老大。据微软的大百科全书记载,卢斯.亨利于1898年生于中国山东蓬莱,并在中国山东小城登州度过了14岁之前的岁月,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字:秦.卢斯。就是这个“传教士的后代”,在回到美国后竟然成了赫赫有名的“传媒帝王”。也有人说。即使是如今执全球传媒牛耳的默多克和他当年的影响力相比,也有点小巫见大巫。…,
1923年,亨利创办了time(《时代周刊》)杂志,他开创了周刊概念媒体形式的先河。这种新形式的杂志,因内容的丰富性、和及时的新闻性受到大众的好评。此后的几年他还相继创办了好几家杂志,这就是后来的for臀e(《财富》1930年)、life(《生活》1936年)、sports(《体育》1954 年)等,而《生活》杂志是当时第一份着重新闻和图片报道的杂志。(细心的中国读者可以看到《三联生活周刊》对《生活》明显的模仿痕迹。)
《财富》周刊的创刊号在1930年的2月摆上了零售商的货架,当时美国正经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有人说,卢斯.亨利创办《财富》杂志,正处在一个不幸运的时代(for臀e,又译幸运)。对指责与嘲讽。卢斯.亨利不为所动,他认为“1930年,意味着一个新十年的开始”,卢斯.亨利决心的已定。
1930年2月,第一期《财富》杂志与大众见面,3万份近2百页光艳浮华的创刊号照亮了卢斯.亨利未来的豪情壮志。在卢斯.亨利眼里,那些在华尔街趾高气扬的商人们既没有什么教养,也谈不上什么社会良知;那些拥有mba学位的名校毕业生、与经济专栏评论家在他面前也成了饭桶,亨利.卢斯此时要的是那些能写一些噱头十足的文章的人。于是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亨利.卢斯的专宠。“傲慢、尖刻、与捕风捉影”成了一时的文风。
亨利.卢斯要做的就是将那些艰难时代垂头丧气的企业家们从办公室里拖到大众面前,而当大众也渐渐意识到美国经济的复苏指日可待时,揭露丑闻与批评性文章也成了亨利.卢斯的秘密武器。亨利.卢斯的杂志不论是在对胡佛当局、还是罗斯福政府的批评报道中总能游刃有余。到1937年时,《财富》的发行量已超过46万份,作为华尔街的必读刊物,《财富》成为世界经济报道期刊中当之无愧的市场领导者。
亨利.卢斯一生都在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有人说,他留给世界最大的财富就是对杂志新闻事业的。这个“偏执狂”首创新闻杂志的形式,创办了《时代》周刊、《生活》周刊、《财富》等著名刊物,30岁成为美国百万富翁,进入上流社会。美国杂志品牌的经营与延伸,对创意的推崇,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等杂志经营理念都是从他而始的。他成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时代公司,这一公司的主体后来辗转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作为美国新闻界的顶梁柱,亨利.卢斯在世的几十年一直担负主要创造者的角色。教育家和宣传家、传教士和新闻人、好奇心和思想观念,这么多的矛盾在他身上一直纠葛不清。
是他把新闻的定义扩充到美国无数报刊杂志主编的身上,是他教育了老牌报纸如何去采访,如何去发掘新闻制作的广阔天地。但是他所喜欢的不是金钱,而是权力;他所看重的不是业主这个身份,而是总编这个职位。
在他出来混迹新闻界之前,新闻就是政治斗争和案例分析,卢斯将新闻拓展到了社会的细枝末节——医药、法律、音乐、书籍。而作为一名成功的出版人,卢斯还热心于政治。他利用他所控制的杂志反映他的整套价值观,利用他的杂志为共和党影响全国选民。从1940年大选起,他的杂志就成为共和党的一厢情愿的忠实喉舌。…,
卢斯不仅是个传教士的儿子,而且是个虔诚的清教徒,既追求财富,又讲求责任这一美国文化的特点在他身上典型地显现出来。商业成功使他自视受神灵恩宠,同时又把他的职业视为神灵的感召。他无休止地强调新闻应教育大众,要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他自命为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的捍卫者。称自己的杂志是美国既成体制的代表。
尽管后来上了耶鲁大学,进入了上流社会,卢斯还保留了乡下人一样的好奇心,他的好奇心是无法满足的,他想知道每一个人的每一件事。他的一生都在鼓吹“美国世纪”,1941年2月他写下《美国世纪》的文章,得意洋洋地宣称美国应当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美国应当)全心全意地担负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生命力国家的责任,并抓住我们的机会,从而为了我们认为合适的目标,通过我们认为合适的方法,对世界施加我们的全面影响。”卢斯告诉他的手下他的新闻哲学:天下有两种新闻,快新闻和慢新闻。慢新闻具有深度,应当回答更多的问题,让人有时间思考,因而能影响更多的读者。《时代》周刊就是要为慢新闻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时代》周刊忠实地反映了卢斯的新闻思想和观点。卢斯首创“群体新闻学”,在他的杂志中,记者只写背景材料,不署名,编辑决定一切。整个《时代》周刊是一台围绕卢斯思想转动的巨大机器。
卢斯公开宣称其发行的杂志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强调报刊应教育“茫然无知的读者”,这在强调“客观性”的新闻同行中受到了极大的攻击。但是卢斯不在乎。他说:“我并未自命杂志是客观的,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编辑的,无论什么内容都反映我的观点。”
卢斯首先确立了编辑制度——《时代》周刊是编辑的天下。人们还告诉他他无权将《时代》周刊称为“新闻周刊”,理由是杂志充满了他自己的个人观点,偏执的卢斯回答:“因为我萌发了这个念头,所以我爱给他取什么名就什么名。”
卢斯是时代杂志公司的总编,也是《时代》周刊和《生活》周刊的主编,无论发表什么文章,他都全权负责,掌控一切,谁也不能染指。一次,卢斯的一名高级记者曼宁焦躁不安想辞职,卢斯亲自飞到欧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