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东则是分心他用,杜琪锋和杨德倡这两位副导演开始拍摄剧中需要拍摄的细小戏份,纷纷赶赴山西太原、宁夏进行取景。
在拍摄李世民军队和王仁则军队对战的时候,王东也特别通过胡卫东的关系,联系了当地的驻军,进行合作拍摄。为这个拍摄,王东拿出了十万元又帮着部队改善了伙食。
不过这样一笔资金王东却感觉花费的太值得了,拍摄戏来,军队比之老百姓强了太多了。尤其是军容军貌,整个军队的纪律性,那绝对是一顶一的厉害,让整个剧组都被王东想到整个用军队来协助拍摄的计划感到佩服。
不过王东也知道这时候军队不好调遣,所以调来的军队也就是一两个营队的官兵,而且不是什么重要的官兵。这与后世一调遣就团为单位、师为单位的拍摄不可同日而语,但就是这样,也是无比的震撼。尤其是当兵的骑马奔腾,万军冲锋,十三棍僧面对着千军万马义勇出击的豪情,那真是震天动地。
也幸好上边有领导打招呼,王东才能够通过胡卫东来寻求帮助,要不然这样的场面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拍摄完成。这些军人身上都有着当兵的气势,这种东西是装不出来的。
现在的军人那正是军人气势猛烈的时候,一个个套上盔甲,扮作士兵的时候,那真可谓是古代士兵重生一样,别说这些剧组人员没想到最后大战的气势如此充足,就是王东这个导演也没有预料到效果如此的好。
王东相信最后的这样一场旷世大战一定会让所有人热血沸腾起来的。在余海扮演的昙宗大师被杀死的时候、在方丈和寺里僧人被屠杀的时候,王东选择了用慢镜头来进行表现。这种手法也是后世烘托效果,加强效果的绝妙手法。慢镜头表现下,昙宗大师慢慢的倒下,更能突出那种悲壮感和震撼感觉。
于此同时,他们去世圆寂的时候,塔院旁边也飞起一只只纯洁的白鸽,寺庙里的大佛眼睛恍惚的也滴下来眼泪。一阵阵本来象征着慈悲的钟声,在旁边回荡敲响。
慈悲声中,确实暴虐,是肆杀、是屠杀,这样的暴力风格化表现手法,正是王东喜欢的“暴力美学”手法。冲突感的设置,有一种回肠的思索在里边。想来这样的表现一定会让观众更加感到震撼的。
当寺院烧杀的时候,影片中一直的明亮也变得昏暗,最后昙宗大师死了、方丈圆寂就连一向考虑寺院利益的戒律和尚也睁眼去世的时候,王东让整部片子都变得黑白,气氛压抑无比,为了拍摄这一场戏,王东重复拍摄了将近三十遍,费时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才拍摄完成,可谓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