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小,要不就是潮湿,要不就是地理位置不适合。
眼看着天色暗下来,雨停了,张金生担心晚上又要军训,便往回走,走到二道门处,忽然眼睛一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家伙却就在眼面前——操场看台后面的那三间房屋岂不正合适?!
这是南州学院的一号操场,位于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区的结合部,有一道铁门可以直通学生宿舍区,在此安营扎寨,正是进可攻退可守,绝对是块风水宝地啊。
张金生踩着泥水来到看台后,趴在窗户上往里看,一间房里堆了些体育用品,其他两间房都是空着的,因为地势较高,屋里很干燥。这三间房正对着一道围墙,围墙那边就是其他单位,故而围墙修的很高很高,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因为这道围墙的存在,这里成为校园里的一个死角,人迹罕至,车子更是绝不可能走到,所以门前这很大一块区域都可以拿来临时堆放货物,场地很宽敞,又无碍观瞻,妙的很。
而由此向南不到一百五十米就有一间保卫处的值班室。
装卸货物方便,另外免费赠送二十四小时警卫看守,这样的风水宝地哪找去?
张金生当机立断,决定拿下这里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买了一盒玉溪烟,去跟保卫处的值班人员套磁,打听到这地方产业属于校方,这当然是废话,整个南州学院的房产地产都属于校方,公家的东西关键不是所有权,而在于使用权,究竟谁有这三间房的使用权才是关键。
保卫处的人告诉张金生这地方原来归学校体育教学部所有,后来拨给了学生会使用,前后有两个学生社团在此办公,最近一个是去年六月才撤的,这个时候应该还属于无主之地。
得知这个消息,张金生不禁一阵暗喜。他决定立即找学生会的负责人谈一谈。
直接去学生会办公室找学生会主席来个开门见山,效果未必好。这里需要一个引荐人。这个人必须自己熟悉,愿意帮自己,又能在学生会那边说上话。
这个人,张金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墨。
陈墨是他老乡,现在在法学院(原来的政法学院开学后更名为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读大三,大张金生两岁,是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副部长。
两个人在迎新时有过接触,彼此印象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