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u3292021年5月17日字数:11485【第四百三十六章·宝宁寺信笔题诗右卫城畅谈马经】大同右卫,宝宁寺。01bz.cc
北地佛法昌盛,仅右卫城内便有各类寺院五十余所,其中香火最旺的便是这座建成于天顺四年的宝宁寺。
该寺坐落城内大东街路北,分由大雄宝殿、天王殿和前殿组成。
正殿与天王殿之间有东、西、南三十余间配殿,山门两侧有两座精巧玲拢的牌楼,左右设钟鼓二楼,寺庙规模宏大,占地极广,但真正令此庙与众不同的,却是寺内珍藏的水陆画一堂。
「笔墨窍形尽相,各极其妙,显是出自名家手笔,怎地不见落款?」丁寿踱步观赏着一百余幅水陆画,啧啧称赞。
这堂画作中绘就诸天佛祖,另有菩萨、明王、罗汉、护法祇、天仙、往古人伦及孤魂等众,千姿百态,除几幅大佛像外,其余均长约四尺,宽两尺,以细绢为底,淡红和黄色花绫装裱,除却佛、菩萨画像,每幅画作或左或右都有题记,却无一幅题有画师名姓。
「这堂水陆画是英庙重返庙堂后敕赐以镇边疆,旨在为生民造福,按内廷惯例,敕命作画均不留名」一旁白少川轻摇折扇,低声解释宝宁寺水陆画的由来。
「可惜了,这么一个名传于世的机缘」丁寿摇头轻笑。
「施主好眼力,此堂画乃敝寺镇寺之宝,平日束之高阁,等闲不与人见,只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之日,大办水陆道场,才将此画出示,供善信礼佛膜拜」宝宁寺住持须眉花白,口宣佛号,一派高僧之貌。
「今日阳光甚好,晴空万里,老衲才令众僧将御赐画作展开晾晒,不想被诸位施主机缘巧逢,足见与我佛有缘」「噢?如此说来,丁某还真要与贵寺结个善缘咯」丁寿笑道。
住持难掩面上喜色,「阿弥陀佛,施主虔心供奉三宝,我佛自当保佑有缘」「奈何在下佛缘浅薄,往昔对佛事知之甚少,这一堂画只见笔力不凡,却不知其寓意由来,不知可否劳烦大师,为在下一一解惑」丁寿语含赤诚,教人不忍推辞。
住持笑容一窒,原本见这几个外乡客随从众多,服饰华丽,想着是大施主登门许愿,他才关照寺僧小心应对,不然岂会让他们轻易得见御赐堂画,可这分文香火还末施与,便要让老衲客串知客,这一百三十九幅水陆堂画,一一讲解下来怕是要累死佛爷。
「大师若是无暇应对,那便罢了」丁寿漫不经心地举手正冠,冬日暖阳正照在他无名指间硕大的猫儿眼宝石戒指上,顿时宝光四射,晃得住持僧险些睁不开眼。
「施主这边请,待敝衲与诸位慢慢详说」这时候即便丁寿想走,那位住持也不会放了。
「水陆画本为水陆道场所设,乃我佛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而举行的一种佛事。
一般要举行七天七夜,多则可达四十九天,届时设内外二坛,所有画作按《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的坛场图式悬挂,借助佛法力,超度众生,使升天界,半点错讹不得……」「不过进来逛逛,你何苦在此纠缠不清?」看着吐沫横飞的宝宁寺住持,白少川剑眉轻蹙。
「嘘——,小声些,别扰了大师兴致」丁寿低声叮咛,斜眄着滔滔不绝的住持僧,轻笑道:「巧姣要拜佛祷念,我也不好拗了她的意,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逗逗这秃驴也好」宋巧姣也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对天地鬼莫名崇信起来,这一路上僧道寺观遇见便拜,幸好丁寿末照原路回程,而是在延绥会合了于永郝凯等人,沿着边路从偏头关直接进了大同,路途有昌佐接应护送,也省却了不少麻烦,可大同右卫城里这些寺庙实在是绕不开了,只好硬着头皮陪人来,当然有难同当,不管对方怎生不情愿,少不得要硬拽着白老三同往。
听丁寿称呼亲昵,白少川眉间川字纹更显,意味深长道:「只怕顺了这个,另一个就愈加恼了」丁寿自然知道白少川说的是谁,假装没听出他语中讥诮,调笑道:「你说小慕容?我自有办法应对,那妮子脾气再大还能咬掉我一块肉不成」语气轻松,二爷却不觉夹紧了双腿。
「施主请这边看」他二人窃窃私语,住持和尚却讲得热火朝天,兴致颇高,又将人带到了一副画作前。
画上是一个皮包骨头的饿鬼,满脸被汹汹火焰包围燃烧,状貌痛苦不堪,饿鬼头顶还有一幅观音小像,此画不同之处在于虽为饿鬼画像,却与诸佛菩萨像一般末有题记。
「此画中又是何方祇,怎生两般法相?」丁寿明知故问,其实他对水陆堂画不算陌生,不久前在陕西才举办的度亡法会上也曾悬挂一堂,但论及笔力画风,比之宝宁寺此堂画作中佛鬼魅的惟妙惟肖,的确大有不及。
「此画乃面燃鬼王,所谓水陆道场,正是由其而来」住持双手合十,在画像前躬身一礼。
「昔日阿难在林间修习禅定,偶遇鬼王求食,鬼王自称」面燃「,言阿难三日之后将堕饿鬼道,若要脱难便要布施百千饿鬼与百千婆罗门仙,并供养三宝,阿难求助佛陀,故而佛陀赐他《陀罗尼施食法》,上奉佛法僧三宝,平等下施饿鬼等众生,消除众鬼之痛苦,令他们舍去鬼身,生于天道,阿难便遵照佛陀教化指引,设」面燃大士「牌位,设斋供僧来祈福,以获解脱,这便是水陆斋会之渊源由来」看来夺门之后重登皇位的朱祁镇对土木罹难之人终究难以释怀,之所以敕赐这堂水陆画于大同,真正想超度的怕是那万千将士孤魂,而求解脱心安的恐就是皇帝本人了。
尽管心有所感,丁寿却不会将这些话说与眼前的市侩和尚,面色茫然道:「既是画作,缘何称为」大士「?」「以《妙法莲华经》所载,面燃鬼王正是观音大士法相化身,大士以鬼王身得度者即现鬼王身而为说法,教化饿鬼道众生,警惕世人因果报应,不宜动贪爱及悭吝想,以免堕入饿鬼心识,成为」面燃「眷属」住持在「悭吝」二字上尤为加重语气,暗示丁寿:佛爷已然够卖力气了,你小子是不是也该向佛祖表示一番。
怎料丁寿非但没有大方布施,反倒一脸愕然,「在下怎么记得这」面燃鬼王「在道教之中乃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为阴间诸鬼之统帅,护佑冥、阳两界,在地官大帝赦罪之月,监督亡魂享领人间香火事宜」这小子是来找茬的,住持几乎可以断定,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