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活色生香 > 第五集 第二十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第五集 第二十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一言之衷,如铭五内知我之心,惟有卿卿

青春热血,豪气风发,针砭时弊,忧国忧民如果没有孙老爷子,没有改革中国电影的志向、为华语电影与东方文化崛起于世界而奋斗的宏愿如果没有这些,从电影学院学习四年而毕业后的易青定然会成为那样一个人。或许,许多年以后电影界会把他称为“愤青导演”吧

但是命运之手把他推到了这样一个位置上,很多事情他决定不了,很多时候他身不由己。不用说他自己要做行业改革的领头羊,就算仅仅是在华星主席这个位置上,他也无法单凭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拍什幺题材的电影。

中国电影在这几十年来走的弯路已经够多的了。

先是政治挂帅,电影作为政府喉舌、宣传工具。

然后是十几年的电影是否应当依附于文学、戏剧的争论一直到今天许多中国观众还是这个观点,认为电影应该是、只能是讲故事的;电影只不过是镜头化了中短篇小说或者话剧,只要用镜头把故事讲出来罢了:好电影就意味着讲得故事感人、有内涵好不容易到了第五代,提出了电影首先应该是造型艺术。其次才是叙事艺术的说法这是一个纠枉过正地时代,刻意的强调造型,淡化剧情,说白了是种向权威挑战的逆反心理。一群年轻的电影家妄图一口气清除所有的陈腐观念,迅速的解决问题。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显然是太乐观了,就算行业内的改革能办到,至少让普通观众认可还得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段。毕竟人类文明各个领域地所有进步哪怕只是极微小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经过了相当漫长地十几年后,今天大多数观众,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一批观众成长起来后。大家己经能够普遍接受电影是一种造型与艺术相结合地文化产品,是一种融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表演、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及其内涵的存在。说简单点儿。电影是个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无论是第三、四代的把电影当作用镜头讲故事的观点:还是第五代张一谋那些人把电影当作用镜头画画造型艺术地观点,都是片面的把两派观点结合起来,又讲故事又画画,边画画边讲故事。用画画来讲故事,这才是现代电影理论应该遵循的科学理念。

看似如此简单的道理,中国电影家们用了大半个世纪才转过这个弯来:而就凭中国这种薄弱的文艺基础教育体制,这种社会大环境,想让普通观众了解这些道理还不知道要再经历多少代人的辛勤努力。

这些道理,易青当然是知道的。前人走过地弯路,他是不能重复了。因为他是领头人,他是榜样。

象孙茹想拍的爸爸再爱我一次这样的题材。他要是拍了,华星的导演和国内看着他一举一动的电影家们就会说,这是历史的倒退了。

实际上,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这幺大的一个国家,什幺样的题材、什幺样的创作方法、创作类型的电影,都应该有一些,不见得非要所有电影都是现代电影理论指导下地。

孙茹也知道这套道理,但是她就能用第三代第四代导演们那个时候的方法拍这个电影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适用于自己的创意和题材。不管老的旧的还是新的,拿过来就可以用。

只不过易青在这个位置上,这方面身不由己罢了。

今天的易青,恐怕是续张一谋、程凯歌、冯晓刚等人之后,被国内观众骂得最多的一个导演了。花木兰简直被骂做是汉奸电影,小意简直成了张子恰第二谁让你从国外开始红的人家可不管你有没有为中国人开通国际市场,有没有传播中国文化,反正你肯定是为了赚大钱、为了奥斯卡去讨好美国鬼子的:而且以某一部分人的眼光,他们永远能在一个导演的作品里找出“贬低侮辱中国人”的证据,并且证明该导演是用这些侮辱中国文化的东西去讨好美国大老爷至于这些证据有多愚蠢荒唐,是否真能讨好到任何人,他们自然就不管了。

从古至今,要想在中国这地方掐死一个创新者、或者一个比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更优秀的人、或者一个天才、或者一个有独特见解的知识分子,或者仅仅是个跟大多数人有不同意见的普通人要弄死他只要一番热血沸腾的煽动就足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世,人必非之。真理价值几何是非对错又价值几何

这些思想准备,易青在决定花木兰发行路线的时侯早就考虑到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在这个位置,你享受的名利比一般人多,就要作好招人不忿和被人骂的准备。

易青知道要实现自己和老师的理想,就要拍这些挨骂的电影。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做的比张一谋、程凯歌好一点,被骂得轻一点而己而虽然在中国,口碑越差必然票房越高,被骂得越狠的电影一定是最多人买票去看的电影:但是口碑这个东西易青还是很注重的。

可想而知,一个把人本主义当作自己主要艺术观念的年轻电影家。看着自己地人格隐私和自己的作品被人任意践踏侮辱时的内心感受。

如果没有孙老爷子的遗愿,没有华星上下无数人的理想和希冀寄托在他身上这个事实,可想而知的,易青必然会成为一个专职拍爸爸再爱我一次这样题材的导演。他天性里其实是这种秉性的人,他拍这种东西会比孙茹更得心应手,事实上,无论是在花木兰还是在他后来地许多大型商电影中,他总是努力的挤出一点空间来寄托一点“现实意义”:而他的作品更是不遗余力地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当然,有没有人理解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孙老爷子当初在给他的最后一封绝笔信中,所提到地那些所谓的“牺牲、痛苦、不被理解的折磨”。今天的易青多少体会到一点了。

当年老爷子就是不忍心爱徒走上这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孤独奋斗之路,才在几经天人交战之后。决定把遗产做成基金地形式,让易青天空海阔去自由翱翔,拍想拍的电影,过想过的人生。

可惜老人没想到,易青是个责任感和报恩之心如此强烈的人;当然。也许睿智狡猾的老人根本就想到了,这也许是他老人家用的激将之计,把易青牢牢绑死在中国电影的战车上地一种计策罢了谁知道呢这些伟大人物的生命即使如划过夜幕的星辰,他的心智机巧却必然象谜一样长久的存在于后人的猜测想象之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