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边有着四面八方都能够通达的道路的呢?微臣给陛下打个比方,就好比泾阳和渭南,都是临近长安的京畿之地。两者同长安之间相隔的距离也接近。现在假如说两地都盛产煤矿,而如今冬日要到了,微臣想要买煤来打蜂窝煤了,要从泾阳和渭南中间选择一个来买煤。若是陛下,会选择从何处来买?”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若是朕,自然是从泾阳来买。”
“却是为何?”夏鸿升问道。
“泾阳之官道,其中平坦通达,而渭南的官道,中间须得翻过一道山岭,故而选取泾阳。”李世民说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说道:“那如今若是泾阳的官道不变,而渭南的官道则已经修成了水泥路来。陛下又会作何抉择呢?”
李世民眼中一亮,说道:“夏卿的意思是……”
“修路就会有发达的交通网,而水泥路的条件更是比现今的官道好了不知道多少。修好了道路,就能够极大的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道路能够有更多的负担能力,支持大规模的交易量,也能够加大当地同外界的交流,让外界知道当地有什么好东西,吸引外界更多的注意力过去,如此一来,当地自然就变得富裕了。”夏鸿升点了点头,对李世民解释道:“所以微臣想要修建一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使长安到泾阳更加方便。泾阳风光壮丽,特产丰富,有了水泥路,泾阳的东西可以更加方便的送到长安来贩卖,长安的人也可以更加快速便捷的去泾阳游玩,如此一来,泾阳的百姓获得财富的机会就更多,百姓就富裕了。百姓富裕了,泾阳自然也就富裕了。实际上,不只是泾阳,微臣更加希望微臣自己出资的这条水泥路只是一个开始,微臣希望,有朝一日咱们大唐所有的道路,都变成水泥路,四通八达!”
李世民愣了愣,似乎在想象着大唐所有的道路全都变成了水泥路的样子。
思索了一下,李世民抬头对夏鸿升说道:“那好,朕就答应夏卿的请求。让夏卿出资,修建这条从长安到泾阳的水泥路来。朕,也会留心看一看,方才夏鸿升所言,到底对不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