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的情报收集能力当世没有几个人能比的上。”
“其实也简单,”张瀚笑道:“各地分号的掌柜伙计都会替我打听消息,不仅是官场消息,市道买卖才是重点,我辈行商,若是消息不通,那便赚不着钱了。”
张瀚不想被孔敏行联系上如锦衣卫或东厂手段的印象,特务和情报部门在明朝读书人心里的形象太差,不少妖魔化他们的段子也是事出有因,文官向来是防太监,防勋贵,防宗室,主要还是因为太监勋贵是国朝用来压制外朝的犀利工具,用的好的真是虎虎生风,就算是性格内敛克制的帝王,在锦衣卫和东厂的事情上也是有所坚持的,比如孝宗只罢内厂和西厂,东厂便是保留了下来,后世总以为明朝宦官强势,而且是特务政治,其实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文澜所说是正理。”孔敏行欣然道:“既然知道,文澜有何打算?”
“暂时还没有想到。”
“文澜可曾想过辞官暂避一时?”
张瀚苦笑道:“现在就算辞官又如何,我总不能搬离大同,若手中毫无实力,他随便授意一下,随便几个吏目带着衙役上门,我就得被捆着去站木笼了。”
孔敏行默然,张瀚说的也是正理,他的家业亲人皆在大同,哪怕搬离也最多是家人离开,产业全在大同,在巡抚的刻意打击下,又没有当家主事的人,怕是现在庞然大物的和裕升,只消半年就冰消瓦解了。
“如此,计将安出?”孔敏行忧心忡忡的道:“以巡抚之尊,想以公事刁难文澜你实在是太容易了。”
“今年他怕是难了。”张瀚道:“巡检司没有别的任务,只有太祖高皇帝定下来的规矩,以捕盗五十、一百、二百、三百为考核,毫无成绩当然容易被韩畦借题挥,现在我今年捕盗已经过三百之数,按规矩考核该是上上,钱粮方面,帐目也是特别清楚,而且也核对过了,韩畦想在这上头下手也得是明年了。现在考虑的就是他召我去大同,见面时随意找个借口作,这样他代价最小,得手最快,所以现在我们的考量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去大同。”
“这想的不错。”孔敏行是在巡抚身边呆了多年的人,对巡抚的权力和地方军政事务的流程十分清楚,张瀚说的确实正理,他点头道:“最好是避而不见,不过你总得有理由。”
“理由是现成的。”张瀚苦笑道:“此前土匪连续骚扰地方,我原本打算隐忍不问,年后开春再剿,现在既然如此,我只得带兵入深山去剿匪……巡抚要召我见面,总得等我从山里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