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夺鼎1617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之前(二)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之前(二)

套上辽东的qing节,然后让宣传队的姐妹们给关宁军唱个大戏,这样不就能鼓舞士气了?”

“除了这个方子,咱们还可以让这些关宁军的兵知道生之乐趣。这些兵油子。大多都是拉家带口的。都是出来混军饷的。如今手里腰里都是钱。又花不出去,自然没有jing神头卖命。不如,和吴总兵商量一下。将宁远城中和山海关城中的官兵家眷接来一批,一来可以缓解一下营中的戾气,二来,让这些官兵家眷拿着白花花的银元回去买米粮,买布匹,添置衣物。咱们南粤军的银子不是还得回到咱们的库房里?这些人兜里的钱都变成了老婆孩子的衣食,自然更有劲头去砍辽贼的脑袋换更多的银元!”

胖头鱼和小麻杆的这话说得虽然俚俗,但是却是切中要害。这法子听得李华梅顿时觉得霍然开朗,不由得眼前一亮,从躺椅上一跃而起。

“去!告诉小厨房,准备几个小菜,把铜锅子点上,将他们白天打来的鱼虾贝类的准备一些,请莫钰叔、舅舅、吴三桂吴总兵,嗯,还有那个家伙一起来吃夜宵!”

胖头鱼和小麻杆心中雪亮,郡主口中的那个家伙,便是舰队的统带施郎,这些日子,咱们这位施大郎,可是忙得四脚朝天的。除了要组织舰队pao火对塔山、白台山进行轰击之外,更有调度船只运输粮cao弹yao,将一批批的伤兵病号从塔山战场转运到宁远和山海关去。

唉!明明是心里喜欢这个能够帮咱们郡主解决那么多麻烦的家伙,郡主就是属鸭子的肉烂嘴不烂。胖头鱼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转身出去安排夜宵,派亲兵往各处去请时下正在塔山前线的李沛霆和莫钰吴三桂等人,至于说“那个家伙”,胖头鱼却是亲自去水师营中邀请。

当施郎晕头转向的被没头没脑冲进来的胖头鱼带着几个苗家女兵嘻嘻哈哈的连拉带拽弄到李华梅的大帐之时,他惊愕的发现,帐中已经热气腾腾高朋就座。

一个巨大的铜锅xiamian炭火烧得正旺,锅里翻滚着红se的汤汁,偶尔有螃蟹、大虾、贝类的身影起伏滚动。

“尊候来了?”莫钰露出来了近几日来少有的笑容,“快坐,天气寒冷,大小姐请咱们吃杯酒挡挡寒气!”

三五杯酒下肚,吴三桂开始询问深夜相召,不知何事吩咐?

“舅舅,咱们的商号在塔山、宁远、山海关这一带有多少货se?”

听得李华梅开口询问,已经在军中呆了几天,对于李华梅这种不要命似的败家娘们打法颇为不解的李沛霆不由得微微一怔,“大小姐,这一带是战场,货se即便是有,也是不多,若是要犒赏将士,怕是要到天津、登州等处去调拨才行。”

“那就偏劳舅舅的手下一番,去调拨货se,越多越好!”李华梅嘴里胳肢胳肢的嚼着一个大虾,si毫没有伯爵家郡主应有的风范。

“长伯,宁远军的家眷是不是大多都在宁远城中?”

“回义母大人,多数在宁远城,也有些在附近的屯堡卫所之中居住。”

“若是我明日开始命人将这些家眷分批请到塔山大营探亲,长伯算一算,大概要多少船只往来运输?”

听了这话,施郎和李沛霆二人不由得如同一个雷在脑海之中炸响!

“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

两个人都是心思极快之人。从方才询问货se品种数量,敦促加快调拨,到准备接宁远军和山海军家眷到塔山大营分批探亲,二人立刻嗅到了这里面的味道。

“原来二丫是打算借着这个由头,把我南粤军的商品在关宁军中大肆推广销售一番!也对!此时关宁军正是腰包鼓鼓的时候,从士兵到将领都有钱!”

“大小姐这份心思,果然厉害,让家眷到此,来缓解军营之中的戾气肃杀之气,让兵卒官佐将饷银用来购买家中应用之物。倒也不失为ji励士气的一个好办法!”

“义母。据俘虏供称,奴酋睿亲王多尔衮,便是将所部家眷尽数聚集于塔山堡之中,令士卒人人有慷慨决死之心。个个不做生还之想。故而每战必拼死向前。我军则与之相反。郡主厚饷大恩养兵,将士皆有高粱肥肉果腹,每每不思进取。人人有贪生之念。家眷到了这里,儿子倒是要看看,哪个还敢贪生怕死畏缩不前!”

三个人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看法,却是异口同声的对李华梅的这个做法表示赞同。

“莫钰叔,您的近卫旅还要多辛苦一下,探亲期间,大营之中的军纪还是要劳烦您和长伯派出得力人手往来巡视,以防建奴细作和宵小之辈趁机图谋不轨。另外,将近卫旅之中平日喜欢吹拉弹唱的人集中起来,我打算让宣传队的姐妹们给大营的将士们唱几天戏,您那里的人也可以参加进来。”

“唱戏?母亲大人,如果想听戏的话,儿子军中也有戏班,可以让他们一道前来!”见李华梅有意在军中唱戏,不由得吴三桂立刻自告奋勇,要将自己家中戏班搬来,在塔山前线孝敬母亲大人一次。

李华梅的大帐之中气氛随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瞬间变得热烈无比。

在与吴三桂这个李华梅代替援剿大总统李守汉任命的塔山前敌总指挥一番细谈之后,李沛霆心中对李华梅的这一举动暗自竖起了大拇指。

山海关和宁远两处在塔山的军马便有不下五六万人之多,每日里消耗甚多。但是这些粮cao军饷消耗都是由南粤军垫付,便是将士上阵杀敌所获的赏银也都是按照朝廷所颁布的标准由南粤军代为垫付,连续几次大战下来,几乎人人腰缠累累。但是却找不到地方去花。

“长伯,此时此地,某家忝为你的长辈,也拍个胸脯,往日里宁远和山海关两处,银子多而导致米价高、物价高,如今将士们在前敌为国拼命,某家只恨不能上阵与你们一道为国杀贼。这样,所有的家眷到了塔山,将士们用饷银和赏赐所购之各类货se,一律照着往年物价的八折算!”

李沛霆的算盘打得很是不错,五六万人的购买力,换成商品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塔山这里因为地形的关系,商旅很难到此,附近又是水师不断巡逻的哨船,这桩生意便是独家的买卖。任凭他晋商也好,浙江商人也罢,都无法与自己争夺。何况还要八折销售的这个巨大杀手锏?

在崇祯年间,对于粮食布匹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任何一个商团都做不到敞开销售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