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紫刚刚吃过饭,被勾得又馋了,大致扫了一眼,便出去了。
外面的桌子已经收拾干净了,上面摆着瓜子花生、糖果和茶水,一些没走的客人坐着嗑瓜子拉家常。
旁边在搭戏台,一些小孩儿和大人都在边上围观。
叶紫也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她以前不爱看戏,每次春晚一到戏曲节目就意兴阑珊想换台,现在自家请了戏班子,却十分期待起来。
下午,来帮忙的人陆陆续续从家里赶过来,来的早的客人也到了。
晚上的席面大部分和中午是一样的,只有几个炒菜不同。
从申时正开始开席,一直吃到了酉时正。
这一次客人吃完都没走,留着等着看戏。
桌子收拾干净,重新摆放了一下,正对着戏台。两边和后面各放了数条板凳,后面还坐不下的,就只好站着了。
华灯初上,好戏开场。
所有人都聚精会地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人表演。
台上的人唱什么,叶紫跟在场大部分的人一样,听不懂。但还是能听出来唱腔优美,扮相好看,她将下巴抵在苏璃的肩膀上,跟乡亲们一样,看个热闹。
戏散场,人们意犹未尽地起身,找孩子的找孩子,打火把的打火把,呼朋引伴一起离开,边走还走边讨论。
一些比较相熟的人家主动留下来帮忙,妇人去收拾厨房,男人帮忙抬桌子拿板凳还给附近的人家。
这些都是借来的。
丫头小厮们拿扫帚打扫院子和房间,地上到处都是瓜子儿皮。
离得远的客人赶不回去,需要安排住的地方,加上这么多丫头小厮,苏家只有六间房,安排不过来。
住附近的叔伯兄弟便主动提出将人接去自己的家,客人们十分好说话,自发就跟了过去。
青林也把苏烨和苏璃叫到了自己家,明儿他们就走了,以后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见到面,想好好话别一下。
苏祈和恩师、同窗秉烛夜谈,今夜十有八九不睡了。
两个丫头留下来值夜,剩下的人挤一挤,便能睡得下了。
忙忙乱乱了一天,歇下来的时候,已经二更天了。
叶紫洗了澡,躺在床上。
过了一会儿,苏彦进来。
叶紫抬眸看了看他,往里面挪了挪。
苏彦掀开被子躺了进来,伸手将她揽入怀里,拍了拍她的背,“累不累?”
“不累。”叶紫缩在他的怀里。
苏彦的手放在她背上,从轻拍变成了抚摸。
苏彦的手如同带了电一般,一寸寸抚摸按压,在叶紫的后背上激起一簇簇细小的电流。
叶紫抬起眼睫,两人四目相对。不知道是谁先开始的,四片唇贴在了一起,轻轻厮磨辗转,有细细的电流划过。
两人启唇,彼此唇舌相交,吸吮,勾缠,用力深吻……
苏彦抱着她一个翻身,两人的身体紧紧压在一起,叶紫的手攀着男人宽阔结实的肩背,不停地抚摸游移,指尖用力。
苏彦一边亲一边将人剥了个精关,自己的衣服也褪了下去,两个人赤裸相迭,坚硬的圆圆的大龟头抵在狭小的洞口,用力一顶,强势闯入。
以下是繁体版:
叶紫让丫头们给客人上茶,他们家还从来没有这么门庭若市过,这让叶紫愈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家这是一飞衝天了,而她就是鸡犬升天的那隻鸡,嫁对了人,就跟着躺赢啦!
因此虽然忙忙乱乱地,这边要舔茶,那边要倒水,那边又来了客人要招呼,人都快忙成了陀螺,她心里却是十分高兴的。
人逢喜事精爽,叶紫身上穿着新衣裳,头上带着金釵,玉步摇,一张芙蓉麵未语先笑,来的客人看见这么一位当家娘子,男的都是羡慕,羡慕苏家兄弟好福气,娶到这么一位美娇娘,女的也羡慕,羡慕叶紫身上綾罗绸缎,头上满头珠翠,更羡慕她嫁了这么优秀的男人,且不提苏祈考上了状元,以后就是官老爷,就苏家兄弟个个一表人才,就羡煞了旁人!
也不知道这姑娘是烧了几辈子的高香,才嫁到这样好的人家。
有那心思活络的,看到苏家媳妇儿这样貌,这身段,也熄了那个心思。自家丫头那豆芽似的身材,清汤寡水的样貌,跟这天仙美人一比,真是提鞋也不配。
叶紫注意到有好几个姑娘在看自己,不仅看自己,还看苏彦,苏叁,苏燁,甚至连苏璃都没放过。
她隻当她们是好,也没在意,热情地将客人迎进去,招呼入坐,让丫头上茶。
刚把亲戚关係弄明白,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圈称呼,外麵又有新客人到了,忙道了一声“失陪”,出去迎客。
抽空她去了一趟后厨,除了府里带来的两个大厨,村里又请了好几个,家家户户的主妇基本都过来帮忙了,洗菜,切菜,杀鸡,宰鱼,后院的菜堆成了山,除了庄子上送来的,还有乡亲们送来的。
庄子上送来的除了一头猪,两隻羊,还有鸡鸭鱼若干。
看到食材充足,叶紫便放了心,转了一圈出去。
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席,来的早的客人已经坐下了,每张桌子上摆了一盘花生瓜子,一盘糖果。
有些客人喜欢连吃带拿,一上来就把瓜子糖果往兜里装,盘子里很快就空了,丫头便上来将空盘子收了,一会儿又装了满满的一盘端上来。
客人们见主家这么大方,倒不好意思再拿了。
“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何大嘴努了努嘴,看着挑着箱子进来的一帮人。
“那是戏班子。”给他们添茶的丫头道,“大娘晚上来看戏呀。”
“哎哟,还有戏班子呢!那我晚上一定要过来看!”何大嘴乐道。
大家的目光都围着戏班子走,这些人看着就跟他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身上有一股说不出的韵味。
比起丰盛的酒席,今天晚上的戏更值得大家期待。
在他们乡下,看一回戏可不容易,除了地主老爷家,谁还请得起戏班子。今儿是沾了苏状元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