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便将它穿了出来,非是奴对大汗不敬,实在奴舍不得这件大汗所赐的锦
衣」。
「赏,赐吕婕妤锦缎五十匹,绢丝三十匹,令工匠织成上好 锦衣,今日所有
诸生皆赏锦缎二十匹,绢丝十匹」。
「奴等叩谢大汗恩赐」数千女奴纷纷叩首谢恩,山呼万岁。
第十四章
天下之人没有人会想到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大黎对太平道的战局已经恶化到近
乎无法挽回的地步,太平军起兵之后云集二十万人在铜陵与太史渊和公孙越两人
率领的四万大军相遇,太平军训练不足多为农民,抵挡不过久经战阵的精锐士兵
的冲锋,转战吴地与会稽、豫章之地起义的太平军会和。
太史渊和公孙越抢功心切命令士兵强渡湘江,过江之后便遭到太平军的猛烈
阻击,损兵折将过半,为掩盖失败,二人杀良冒功纵兵劫掠地方,东阳郡、山阴
等地 乡绅出面劝阻,被太史渊乱刀剁死,公孙越为抢战功掳掠壮丁,认定东海夷
人与太平叛军勾结,大肆屠杀夷人部族,激起东海夷人三十六部落齐齐反叛,东
阳、山阴等地纷纷响应,庐陵主簿徐度杀了太守打开城门响应太平道起义,一时
间湘江以东、吴楚之地几乎全部落入太平军之手,不过月余时间攻守之势改变。
会稽郡,近五万太平军将会稽郡城团团围住,装备大多不过红缨枪和朴刀,
却精神士气昂扬,太平军之中还有一营悉数有女子整编而成,不过却与王家秦家
奴军大为 不同。
女子营之中突然一阵骚动,只见军阵之中一位女子不着头盔铠甲,长裙飘飘
立在太平军仅有的几辆战车之上用内力驱动战车缓缓驶出军阵,宛如天仙下凡一
般立在城墙下,杏脸桃腮的面容佩戴着面纱,神态与苏湘紫竟有几分相似,正是
当年出走天香宗创立玉女派的苏仙仪。
苏仙仪一现身顿时整个太平军阵数万人齐齐欢呼起来「圣后,圣后,圣后」,
苏仙仪在一片欢呼声中,朝着会稽郡城头高声道「大黎 司徒氏无道,德行有亏,
民不聊生,百姓饿殍于地,高官豪绅鱼肉乡里,正所谓苍天已死,太平当立,如
今奉天命以伐无道,即当开城响应解民之倒悬」。
「射死她」会稽郡守连忙下令乱箭射死苏仙仪,但曾经天香宗创立者、玉女
派掌门又岂会这般轻易被射中,漫天箭矢连苏仙仪的边都没摸到反倒是让她成功
登上了城墙,「快,快杀死她」尽管会稽郡守拼了命的呼喊,但还是让苏仙仪斩
断了大旗,旌旗一倒城中守军士气暴跌,觉得此城已不可再守,此乃天命。
次日佛晓,太平军发动总攻,随着飘扬着大黎旗帜的倒下,太平军占领了会
稽郡,至此吴楚六郡:东阳、山阴、会稽、庐陵、豫章、吴县全部落入太平道之
手,只是眼下左浩瀚来不及喜悦,对于太平道来说他还有一件比对抗大黎朝廷大
军更重要的事要做- 拜谒泓一上人。
佛教在大黎最是兴盛,大黎有数代皇帝为参悟佛法甚至不惜退位出家当了和
尚,以至于佛教在大黎大兴,修建佛寺,侵占大量田亩,大批的农民土地被佛寺
占据,沦为佛寺的佃农,放眼整个大黎,占有田亩,蓄奴最多的便是佛寺。
除此外佛教高手云集,放眼天下武林之中无人能与佛门相比,各大教宗之间
同气连枝,王家的先祖更是晚年皈依佛门参悟佛法,此后历代王家人都会将自己
子弟送入到佛门之中当俗家弟子。
而佛门在大黎能有如此局面,便是拜泓一上人所赐,泓一上人一百多年前在
报业树下顿悟佛法,佛驭万法,修建灵觉寺创立净土宗,弘扬佛法,除邪降魔,
后又西行万里前往天竺,拜访天竺各高僧,当今佛门之中得道高僧如普天广法佛
等皆为其徒弟, 信徒们皆笃信他乃当世之活佛,这般如佛主一般的人物是左浩瀚
万万不能得罪的,至少不能让他站在朝廷一边镇压太平道。
从会稽郡往东向东海方向有山名普陀山,山势平坦开阔,占地千里,自泓一
上人进山修行之后,普陀山山顶便时有金光,当地人们纷纷传说是泓一上人领悟
佛法使得佛祖显灵,更让人们对泓一上人顶礼膜拜。
数十辆马车在太平道仅有的上千名骑兵的护送下一路向普陀山进发,途径各
县时常见百姓烧香拜佛,远处矗立的佛寺无不是飞檐斗拱、富丽堂皇,「这些佛
寺修的如此奢侈,也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还骗的百姓们心甘情愿的送钱」
马车上圣后苏仙仪放下车帘叹了口气。
「姐姐说的是,这些佛门中人除了念念经骗骗无知的乡愚 村妇还能干什么,
丰年了恨不得把百姓最后一点存粮都榨出来,到灾年骗百姓卖儿卖女,施舍几碗
粥便是冒作菩萨心肠了」穿着打扮与苏仙仪相仿的小圣后沈绣贞忿忿不平,唾骂
了几口尤嫌不够。
沈绣贞原本是秀才的女儿,家境并不富裕,年幼时便见过 乡绅和佛寺一起盘
剥乡里,与苏仙仪相识后以姐妹相称,同样的穿着打扮连发饰都要一模一样,平
日里最是照顾伤病士兵,以兄弟姐妹待军中之人,众军士无不是感激涕零,尊称
她小圣后。
「绣贞啊,等下进了普陀山便不可如此放肆了,无论佛门怎么样,泓一上人
都是活佛在世,不可在他面前轻易指责佛门的不是,只要能让泓一上人不站在朝
廷这边此行就不枉白来一趟」左浩瀚叹了口气,他心里心知肚明太平道进展如此
神速,完全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