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情结,只是一种隐性的对父母亲的依赖,由于成长或者生活
的需要,他们逐渐会远离父母,与家长的实际距离相差的越遥远,分离的时间越
久远,他们对父母在心理上依恋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渐与外界的接触过
程中,不断得到纠正,最终完全走出父母的怀抱,走上独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
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
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原理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
到,却都永远地只能埋藏在潜意识深处。
我不断回想着那个教授的话,再 对比自己。首先,我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感
觉吗?其次,我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乱伦禁忌吗?我回想着自己的成长经历,说
不上来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诚然母亲很疼我,我也很爱母亲,但那都是正常的母
子关系。这样看来那个教授说的好像也不怎么高明。
不过那个那个教授还说了:孩子在2到5岁的时候,出现恋母情结的概率最高,
但是这种恋母情结是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并且随
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多数的情况下,恋母情结的对象就会慢慢被同龄人替代……
少数情况下是另一个极端,有些幼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某些意外,例如家
庭变故等,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可能会比平常的人更多的记得母亲原
始的感觉,并在长大后潜意识里去寻找这种感觉,存有这种恋母情结的人,往往
比较喜欢有成熟气质的女性,一旦他们在某个异性身上找到这种感觉,那么这个
异性就会成为他们开始友情和爱情的对象。
我可能是属于这种少数情况下的极端,因为我不得不承认我比较喜欢比我年
龄大的女性;可能我又不属于这种类型,因为除了喜欢年龄比我大的这一点,我
的情况好像并不符合上面的出现家庭变故条件。我只能将我的梦境解释为我喜欢
比我年龄大的林娥,我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恋母情节,所以会将她和「 妈妈」的身
份重合;至于梦里的母亲杨立华那一段,我解释为我睡觉前想到了她和老董的事
情。
又过了一会,梅姨姥来敲门喊我穿衣吃饭了,我放下纷乱的思绪,开始穿衣
服起床。洗好了脸出来,看到 妈妈已经坐在桌子旁吃饭了。她看到我出来便说,
「晚上别睡太晚,男孩子,早上要早起,别让人催。」接着吃了点饭又说,「对
了,你舅舅一早就走了,他临走时说今天你们会有事情,让你今天别迟到过去。」
我因为昨晚做梦梦到母亲的原因,不敢看她,吃饭时也是坐在离她远一点的
地方在吃着,心不在焉的回答着,「知道了。」
舅舅这几天在侦讯处一直都不见人,现在会有什么事情,我不得而知。不过
好的是,该教林娥的东西我基本上都教完了,他应该不会在去找林娥了。而且经
过昨晚吃饭时家人的态度,他也应该会调整和林娥的关系,不会再去纠缠林娥了
吧。
我胡乱的吃了一些东西,借口不能迟到的原因逃离了母亲的身边, 妈妈没有
看出我的情况,只是临走时,叮嘱我路上小心点。
走出大门,我深呼吸了一口早上的空气,冬天的早晨,还是很冷的,冷空气
顺着呼吸管直达肺部,刺激的我打了一个激灵。借着冷空气入体,我压抑的情绪
也总算平复了下来。
有人说,喜欢上一个地方,是因为那个地方住着某个喜欢的人,我一开始还
不觉得,但现在不得不承认,我几乎每天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处里。
繁华的上海滩是我儿童时期成长的地方,那是我所知道的国内最大的城市,
其国际大 都市的地位,即使到了现在被日本人占领,依然不失为各国人士冒险的
地方。后来搬到了南京,那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文化底蕴厚重,也适合
长住。可惜,后来发生的事情,震惊了中外,我想对于我这一代中国人来说,这
种惨痛的教训一辈子也不会磨灭吧…….
当然,其实也不然,喜欢上一个地方,也许是为了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
梅 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就像这山城重庆,以前无人问津的地方,如今摇
身一变成了都城,其地位也上升了一大截……..但令人最 记忆幽深的是这里的道
路,一不留神就会迷路了。这不,我看着前面斑驳的路牌和孤立的电线杆,暗暗
叫到,妈的,差点又走错了。于是,抬手提了提自行车的扶手,刚要蹬起来,转
眼看到一个身影走过,那人走向对面的饭馆,我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富春饭店,
真是俗气的名字。那人背对着往里走,我只能看到背影,略显熟悉,我摇摇头的
一脚踏上脚踏板,便不在耽搁,打了个响指,就骑了起来,自行车飞快的穿过街
头巷尾。
ps:剧情有点拖拉,想必读者也是这么想的。大概是在第十章开始往后会进入正
题吧,目前初稿写到了15章,文章的剧情和肉戏提纲是早就编好了的,现在就像
是盖楼一样,一点一点往里填砖头。感觉肉戏好写,但细节不好写,这也是
最考验写作手法的吧。题外话,文章的时间跨度会有点长,会写到解放后,至于
结局如何安排,有心的可以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