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轻飘飘的感觉。
这倒是符合他给勃列日涅夫的芋,总政委日夜操劳,终于体力不支需要休息一下。本来路过保加利亚要去看看自己的秘书们,也因为临时的变故身体塞。
迫在眉睫让谢洛夫关心的问题,就是已经近在眼前的伊朗革命,历史上苏联认为这是肢解美国双柱战略的天赐良机,立刻给予了支持。不过后来的展证明伊朗和苏联的蜜月期只是很短一段时间内,霍梅尼是一个反苏同时反美的人,苏联没有利用到伊朗的革命。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苏联的纠结之处,巴列维王朝亲美苏联肯定不喜欢。但是从思想上苏联对和平教是深恶痛绝的,而霍梅尼就是宗教的代表人物。两个疡对苏联都没有好处,这才刚开始给予一定的支持,等到宗教革命烧到阿富汗的时候,断然出兵防止阿富汗因为内乱影响到苏联的中亚地区。
这个问题就算是换做谢洛夫,也一样觉得了两难。怎么疡似乎都对苏联没什么好处。疡霍梅尼只是暂时得到好处,打击一下美国。但最终一样会打击到苏联。如果不是巴列维王朝亲美,他都没准支持巴列维干掉霍梅尼。
霍梅尼致邻统合反对派,但除了奉行无神论者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特别强调国王政权所造成的社会经济问题,避免提及可能会引致派系内讧的细节,特别是他所计划的教士统治,他认为许多伊朗人受到西方帝国主义政治宣传的影响而对此持有偏见。
还有一个不利的因素就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谢洛夫起家的地方阿塞拜疆。必须说明的是,苏联的阿塞拜疆只是整个阿塞拜疆的一部分,南阿塞拜疆,指南阿塞拜疆人聚居区,包括伊朗的西阿塞拜疆省,东阿塞拜疆释阿尔达比勒省三省。使用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南部分支,即南阿塞拜疆语,南阿塞拜疆人和苏联的阿塞拜疆人属于同一民族,南阿塞拜疆与北阿塞拜疆统称为大阿塞拜疆,伊朗的阿塞拜疆人还要多余苏联的阿塞拜疆人。
一个处理不好,这就是高加索的定时炸弹,比车臣人这种小问题要麻烦的多。(未完待续。)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