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们听得眉飞色舞,负责记录谈话内容的罗家伦,同样也心潮澎湃。
两人的谈话内容,有许多都是猜想和推论,也有各种学术思想突破。这些东西对后世而言,可能一个初中生都能说出来,属于常识性的问题。
但如今可是1920年代末期,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先进性、预言性和突破性。
可能随随便便一句话,在好些学生听来,就宛如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对历史、对文化、对世界的认识都产生了改变。
俗称,刷新三观。
第二天,清华的校办学刊,便全文详细的刊载了两人的交流过程,新闻标题叫做——。
这份学刊被学生们争相传阅,甚至连北平的其他大学也拿去转载,在北方文化学术界造成极大反响。
直到80年后,这篇报道被人从故纸堆中翻出,全文贴到网络上,立即引发轰动和热议。因为里面预测到二战,预测到资本主义改良,预测到中国的崛起。
网友们开始恶搞,把周赫煊和汤因比的照片做成各种表情包,戏称他们为“大预言者”、“律令法师”。<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