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拍拍小马屁,也不是说郭嘉的谋划水平就高于荀攸等人,而是因为郭嘉会谋。
这个会谋不仅指谋划军事,最主要的是会为所效命的主公谋,会根据主公的性格和优缺点,做出最符合主公利益,又能让主公认同的决策和计谋,是及时补漏,而不是撂挑子,而且能让主公坚定所选择的信心。同样如郭嘉一般的是法正,还有东吴的顾雍,他们不但有能力,而且出谋划策都会让主公从无反对,更不会与其他谋臣内讧,不顾大局,坏了主公大计。
相比起来,荀彧也做得很好,曹操徐州屠城他不认可,但他不曾撂挑子,依旧为主公守好后方,尽职尽责。荀攸和贾诩也不错,但他们三人在这方面比之郭嘉也略有不如,他们很多时候会讳莫如深,选择沉默,而不是解决之道。
在这一点上田丰做得最差,与张昭同,他有能力,但不会用,不会发挥,袁绍虽然外宽内忌,但忌只是小部分,诸侯之中,他待人算是很宽和了,否则手下也不会全无忌惮,闹得那么厉害。但这样的主公田丰也无法取得认同,只知一味强势进谏,被他人趁机算计,他本是为了袁绍好,但结果却是不但不能谋主,连谋己也不能,可谓有能力而不能施展,怪袁绍,也怪他自己。
他叹大丈夫不识明主,事实上如他这般性格,很难寻到那么好的明主,也就在袁绍手下能混一段时间,到了曹操、董卓、公孙瓒、孙权或其他诸侯手下,早就玩完了,便是刘备也未必能重用,从历史上刘备重用法正超过诸葛亮就能看出这一点。
上位者永远最喜欢的是首先为主公谋划的臣子,喜欢的是时刻查漏补缺,不发牢骚,一心做事的臣子。
当然,张辽还是很喜欢田丰的,他不怕正直的人,人谁无缺点,作为上位者,树立好威望,有容人之量,毕竟谋臣和将士都是为自己卖命的,而后就是尽量规避其缺点,用其优点。
张辽相信自己能用好田丰,善待手下也超过其他人,至少不会让田丰如历史上一般悲叹大丈夫不识其主。
可惜,冀州一行,错失了田丰,如今田丰与袁绍正值蜜月期,只能另寻机会了,或者……让郭图搞一搞,破坏了他们和谐的关系,不过也要等机会,眼下袁绍困难,同仇敌忾,是不会与手下起龃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