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三和氘燃料。
这仅仅只是临时的方案。毕竟为了做到这一点,杨晨不得不在粒子矩阵中加入了物质提取后产物物质形态改变的功能,这大大增加了物质提取粒子矩阵的复杂性,要没有这些额外的功能,杨晨之前发动粒子矩阵的风险也没有那么大。
真正杨晨设计的氦三采矿方案,最终提取出来的氦三将会压缩存放在高压气罐中,然后再去冷核聚变燃料工厂进行专门的处理。至于氘就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在高压下转化成金属氘即可。作为氢的同位素,氢能形成金属氢,氘形成金属氘自然也是没问题的。
接着,杨晨又去了其他被抛出来的物体面前,这些物体,都是在之前的物质提取粒子矩阵之中被同时提取出来的物质,包括有铁、钛、铝等多种金属,也有二氧化硅、碳等。
事实上,月壤中蕴含多种元素,提取一吨氦三,可以获得6300吨氢、70吨氮和1600吨碳,此外还有不少氧气,不过氢气杨晨还用来抽取了氢的同位素氘,氮气、氧气就干脆没管。
被提取出来的金属都被制作成四四方方的金属块,碳和二氧化硅也同样如此,但另外还有蕴涵各种稀土元素、铀元素等物质的,因为太多太杂,杨晨也没有提取,暂时作为废料扔在一边。
不管这么说,这一次的物质抽取,作为一次实验还是很成功的。
“物质抽取的效率很不错啊,只可惜这种大型粒子矩阵消耗太大、要求太高,看来以后最好还是采用较小型的粒子矩阵来提炼各种原料。反正采用流水线的方式不间断提取,效率未必就比一下子提取大量差。”
除此之外,作为副产品,地面上也破开了一个大洞,至少以后建立秘密基地,可以节省一些挖掘的功夫。而这些一经被体炼出来的金属原料,也可用来作为基地的建筑材料,可谓一举两得。
“最大的麻烦就是水的问题。虽然可以从月壤、月岩中提取氧气和氢气制造水,但这种方式所能制造的水还是比较少的。”
杨晨暗暗寻思,脑海中的天算疯狂搜索相关资料,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根据之前的科学观察,月球两极地区存在大量的冰水物质,初期基地可以直接用提取的氧气和氢气生产水,中期可以用极地开采的水,至于后期嘛,太空中含水的小行星也不少,完全可以将之推入月球轨道,撞击到月球上,以此增加月球水含量。只需要一颗这样的小行星,至少可以满足百年的月球水需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