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包袱,掏出几个瓶子来,说道:“朱公子,咱们迷倒他们之后,马上放火。你看在外面放火,还是里面放好?”
一朗子笑道:“自然是里面放好了。县太爷也住在里面吧,放把火,一定吓得他裤子。”
孙杰说道:“好。”
一朗子继续道:“这样吧。孙兄你领人撒药粉。之后,我跳墙进去开大门,到时候,一窝蜂进去,烧它个干干净净。”
孙杰也有心看看这个朱公子的本事,说道:“好,就这么办。”
孙杰等巡逻队的人一走,带领人马上前撤药粉,接着躲起来。巡逻队的人走来,纷纷倒地,连一声都不发,和死狗似的。
一朗子便跑到围墙前,“飕”地跳到院里。府里很静,没有灯火,应该也都睡了。
他刚想去开门,只见前方一个黑影跑来,从高度上看,便知道是狗。可怕的是,它“汪汪”叫起来,当它叫到第五声“汪”时,一朗子猛地冲过去,一臂夹住狗脖子,一手捣住狗鼻子,狗蹬几下腿,便不动了。
一朗子拉着狗尸来到一个花坛后,倾听着动静,见没人过来,心里一宽。他将狗尸抛进花丛,接着去开门。不料,大门不是插着,而是锁着的,他心里暗暗叫苦。
可是既然进来,就不能空手而返,就这样出去也让孙杰等人笑话。要是换以前的一朗子,使上无为功,用手就可以捏碎锁头。
但现在怎么办?他随手抽出柳妍所赠之剑来,照着大锁头砍去。“砰”地一声,锁头落地,看来这把剑相当不错。
一朗子大喜,将大门拉开,门外一百多人在外等候。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来。
但砍锁之声,还是惊动了不少人。只见各屋灯火亮起,看来很快就会有人跑过来察看。
一朗子说道:“孙兄,你领一半兄弟去放火,我收拾那些不怕死的狗崽子们。”
孙杰答应一声,和大家拿着放火之物,四散而去。而县衙的官兵和衙役刚冲出来,就被一朗子带人拦住。
一朗子带着人堵住各个房门,人出来就杀。他的无为功被锁,敌不过高手,但杀那些官兵和衙役还真如切瓜削菜一般,轻轻松松!
胡县令也从一个房间跑出来,官服不整,连乌纱帽都歪了,他叫嚷道:“兄弟们,杀掉山贼,赶紧救火啊!”
一朗子笑道:“连你的命都保不住了,还想救火吗?”
便挺剑冲向他。胡县令“妈呀”一声,转身就跑,恨不得多生两条腿。
当此情景,不是杀狗官的时候,一朗子只是吓吓他罢了。那些官兵和衙役们见门难出,纷纷跳窗而出。一朗子这边终究人太少,没法阻挡,眼看着就要陷入包围之中。
他这么一拖延时间,孙杰那边已经大肆地放起火来。他们为了让火势更大,烧得更快,往上倒不少煤油。于是,四面都是火,越烧越旺,火光照亮天地,发出“劈啪劈啪”之声。
孙杰和一朗子看看差不多了,下令放信号弹。信号弹犹如烟花一般,不但在空中绽放出硕大的花朵,还能停留一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附近的人都能看到和听到。
李铁他们见了,大呼一声,领人向衙门后院冲去,一边冲,一边叫道:“救大当家,把官府这帮疯狗全都杀掉!”
地牢的大门就算够结实,也挡不住火药。惊天动地的一声响过后,青龙寨的山贼在李铁和怜香的率领下,如潮水般涌入。
东厂的两个高手都在后院,见此情形,都感头疼。救火重要,守牢也同样重要。
七、八百人虽多,可是毕竟不全是能人。
无奈之下,马忠和熊义商量,分出一小部分人到前面救火。不救火不行,火若烧到这边后,会把赵青龙等人烧死;他若是死,山贼没了顾虑,便可倾巢而出,拿下一个泰安城都不成问题。
他们两个人,一个守在后院里,挡住山贼,另一个守在大牢,以免赵青龙和李铜被救。
这次,马忠和熊义来泰安城,并非只有他们三人,除了那个倒楣被一朗子压死的苟仁之外,还有武功不入流的手下,一共七、八个人,这些人平时都守在大牢。
现在,情况危急,七、八人调出一半来,以助马忠一臂之力。熊义和四个人守在牢里,盯着赵青龙。
关押赵青龙的监牢栏杆,都是精钢打造,普通的兵刃绝不能砍坏。就算是牢门的锁头也是特制的,可保万无一失。
这样,熊义紧张地领人在监牢里看管赵青龙。马忠在外面领着六、七百人和凶神恶煞下凡似的的山贼恶斗。
那些山贼真不简单,都训练有素,又是身经百战,战斗力极强。别看只有官府的一半人数,真的打杀起来,以一敌二都不含糊。
现场一片混乱,双方都杀红了眼。李铁和马忠战在一处,双方功夫在伯仲之间,一时分不出胜负来。
怜香杀起人非常例落,鲜血早染红她的衣服。幸好蒙面,不然的话,会满脸是血。
东厂的几个家伙见她像母豹一样厉害,便分过两个人,抡刀阻挡。没过几招,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因此,第三个、第四个也加入战团,使怜香渐渐处于下风。
官府将数个灯笼挂起,照得后院通亮,不至于误伤同伙。残肢断臂乱飞,人头也像滚瓜似的在地上滚动,不时就有尸体倒地;喊杀、怒喝、长啸、惨叫声混成一片。
山贼也好、官府也好,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堂堂的县衙后院,成为战场。双方都不肯退缩。
前院是大火燃烧,房屋不时倒塌;后院是杀声震天,血流成河,只有大牢里是安静的。熊义焦躁地在走廊里转来转去,心急如焚。虽然他相信官府人多势众,那些山贼再强,也不好攻入,可是他仍然皱着眉头。
他不时盯着牢中的赵青龙、小五,还有李铜。李铜是后来关进来的,本在前院受审,实在问不出什么来,就把他塞到这里。
熊义听着外面的喊杀声,看到冲天的火光,心情越来越糟,他觉得还是架把刀在赵青龙脖子上最保险。于是,他叫人来开牢门。大板牙答应一声,沿着走廊,向牢里走来。
才这么个工夫,忽然听见“锵锵”之声。一开始,熊义还没有在意,接着声音渐渐变大,熊义暗想:是什么声音啊?好像从地下传来。
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