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警世通言 > 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十名正魁。

拆号看时,却是桂林府兴安县学生,覆姓鲜于,名同,习《诗经》,刚刚又是那

六十一岁的怪物、笑具!气得蒯遇时目睁口呆,如槁木死灰模样!早知富贵生成

定,悔却从前枉用心。蒯公又想道:“论起世上同名姓的尽多,只是桂林府兴安

县却没有两个鲜于同,但他向来是《礼记》,不知何故又改了《诗经》,好生奇

怪?”候其来谒,叩其改经之故。鲜于同将梦中所见,说了一遍。蒯公叹息连声

道:“真命进士,真命进士!”自此蒯公与鲜于同师生之谊,比前反觉厚了一分。

殿试过了,鲜于同考在二甲头上,得选刑部主事。人道他晚年一第,又居冷局,

替他气闷,他欣然自如。

却说蒯遇时在礼科衙门直言敢谏,因奏疏里面触突了大学士刘吉,被吉寻他

罪过,下于诏狱。那时刑部官员,一个个奉承刘吉,欲将蒯公置之死地。却好天

与其便,鲜于同在本部一力周旋看觑,所以蒯公不致吃亏。又替他纠合同年,在

各衙门恳求方便,蒯公遂得从轻降处。蒯公自想道:“‘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

栽柳柳成阴。’若不中得这个老门生,今日性命也难保。”乃往鲜于“先辈”寓

所拜谢。鲜于同道:“门生受恩师三番知遇,今日小小效劳,止可少答科举而已,

天高地厚,未酬万一!”当日师生二人欢饮而别。自此不论蒯公在家在任,每年

必遣人问侯,或一次或两次,虽俸金微薄,表情而已。

光阴荏苒,鲜于同只在部中迁转,不觉六年,应升知府。京中重他才品,敬

他老成,吏部立心要寻个好缺推他,鲜于同全不在意。偶然仙居县有信至,蒯公

的公子蒯敬共与豪户查家争坟地疆界,囔骂了一场。查家走失了个小厮,赖蒯公

子打死,将人命事告官。蒯敬共无力对理,一径逃往云南父亲任所去了。官府疑

蒯公子逃匿,人命真情,差人雪片下来提人,家属也监了几个,阖门惊惧。鲜于

同查得台州正缺知府,乃央人讨这地方。吏部知台州原非美缺,既然自己情愿,

有何不从,即将鲜于同推升台州府知府。鲜于同到任三日,豪家已知新太守是蒯

公门生,特讨此缺而来,替他解纷,必有偏向之情。先在衙门谣言放刁,鲜于同

只推不闻。蒯家家属诉冤,鲜于同亦佯为不理。密差的当捕人访缉查家小厮,务

在必获。约过两月有馀,那小厮在杭州拿到。鲜于太守当堂审明,的系自逃,与

蒯家无干。当将小厮责取查家领状。蒯氏家属,即行释放。期会一日,亲往坟所

踏看疆界。查家见小厮已出,自知所讼理虚,恐结讼之日必然吃亏。一面央大分

上到太守处说方便,一面又央人到蒯家,情愿把坟界相让讲和。蒯家事已得白,

也不愿结冤家。鲜于太守准了和息,将查家薄加罚治,申详上司,两家莫不心服。

正是:

只愁堂上无明镜,不怕民间有鬼奸。

鲜于太守乃写书信一通,差人往云南府回覆房师蒯公。蒯公大喜,想道: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若不曾中得这个老门生,今日身家也难保。”

遂写恳切谢启一通,遣儿子蒯敬共赍回,到府拜谢。鲜于同道:“下官暮年淹蹇,

为世所弃,受尊公老师三番知遇,得掇科目,常恐身先沟壑,大德不报。今日恩

兄被诬,理当暴白。下官因风吹火,小效区区,止可少酬老师乡试提拔之德,尚

欠情多多也!”因为蒯公子经纪家事,劝他闭户读书,自此无话。

鲜于同在台州做了三年知府,声名大振,升在徽宁道做兵宪,累升河南廉使,

勤于官职。年至八旬,精力比少年兀自有馀,推升了浙江巡抚。鲜于同想道:

“我六十一岁登第,且喜儒途淹蹇,仕途到顺溜,并不曾有风波。今官至抚台,

恩荣极矣。一向清勤自矢,不负朝廷。今日急流勇退,理之当然。但受蒯公三番

知遇之恩,报之未尽,此任正在房师地方,或可少效涓埃。”乃择日起程赶任。

一路迎送荣耀,自不必说。不一日,到了浙江省城。此时蒯公也历任做到大参地

位,因病目不能理事,致政在家。闻得鲜于“先辈”又做本省开府,乃领了十二

岁孙儿,亲到杭州谒见。蒯公虽是房师,到小于鲜于公二十馀岁。今日蒯公致政

在家,又有了目疾,龙锺可怜。鲜于公年已八旬,健如壮年,位至开府。可见发

达不在于迟早,蒯公叹息了许多。正是:

松柏何须羡桃李,请君检岁寒枝。

且说鲜于同到任以后,正拟遣人问候蒯公,闻说蒯参政到门,喜不自胜,倒

屣而迎,直请到私宅,以师生礼相见。蒯公唤十二岁孙儿:“见了老公祖。”鲜

于公问:“此位是老师何人?”蒯公道:“老夫受公祖活命之恩,犬子昔日难中,

又蒙昭雪,此恩直如覆载。今天幸福星又照吾省。老夫衰病,不久于世,犬子读

书无成,只有此孙,名曰蒯悟,资性颇敏,特携来相托,求老公祖青目一二。”

鲜于公道:“门生年齿,已非仕途人物,正为师恩酬报未尽,所以强颜而来。今

日承老师以令孙相托,此乃门生报德之会也。鄙思欲留令孙在敝衙同小孙辈课业,

未审老师放心否?”蒯公道:“若蒙老公祖教训,老夫死亦瞑目!”遂留两个书

童服事蒯悟在都抚衙内读书,蒯公自别去了。那蒯悟资性过人,文章日进。就是

年之秋,学道按临,鲜于公力荐神童,进学补廪,依旧留在衙门勤学。三年之后,

学业已成。鲜于公道:“此子可取科第,我亦可以报老师之恩矣。”乃将俸银三

百两赠与蒯悟为笔砚之资,亲送到台州仙居县。适值蒯公三日前一病身亡,鲜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