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冷着手指了,改善了很多。
而衣服呢,王生穿着那个棉服,即使是在温暖,在那冰冷的翰林院里,没过多久就觉得冷了,而且,那里面的人穿的都是棉服,偏偏王生要坐着写字,光是穿棉服,就显得人很臃肿。王生也不想要让人看不起,每次穿的少,回来以后,浑身都冷冷的。
王丫自从给王生弄了手套,又让人买了茄子根煮了水给王生洗手,给王生治好冻疮,就开始注意王生在工作上有没有什么不适应,就算是王丫没有发现,也会让王氏有什么不对劲告诉自己。
王生自己没有说,可是作为王生的妻子,王氏怎么会没有发现呢,每天去的时候,浑身暖暖的,回来的时候,却浑身冰冷,让王生多穿一些吧,王生又嫌穿的太臃肿了,不是王生爱面子,实在是这种人际交往,计较的就是一个面子,若是在家里,王生自然是无所谓了。
对于这一,王氏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本来王氏是不忍心再找王丫的,因为这段时间,王丫学习已经很累了,王氏就去问容嬷嬷,容嬷嬷也赞成王生应该这样穿,对于怎么能够不臃肿又穿的好,容嬷嬷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只说以前听说官员就是这样过来的,也许久了以后就习惯了。
王氏知道王丫的歪子多,比如说那个奇怪的露指手套,王氏听王生说很有用,而且他们翰林院不少的人都已经用起来了,都说这个想法很不错。
王氏就去问王丫,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别说,王丫一下子就想到了前世的羽绒服,王丫是不知道羽绒服是怎么弄的,只知道是用鸭毛弄的,还是那种细小的羽毛,王丫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试着弄一弄。
就让王氏收集每天杀的鸭子的毛,恰好遇到了阴天,王丫就让人把那些鸭毛先洗干净,然后用火烘干了,然后选了一块上好的棉布,先剪出衣服的形状,然后开始一边填羽毛,一边缝口字格子,王丫记得前世有人说过,这样弄的羽绒服那毛才不会到处乱跑。
王丫其实就是做羽绒服的里衣,然后外面罩上一件秋天穿的厚衣服就可以了,因为是里衣,又要轻薄,王丫让人把那些羽毛撕成一丝丝的,然后搓揉着放进去,每个尽可能弄平了,又弄的多一些,这样才能保暖。
王丫先弄了一件给王生试穿,王生一穿进去,惊奇的道:“小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穿着都没有一重量,根本就跟没有穿似的!”
王丫道:“爹,这是用鸭子的毛做的,又轻便又暖和吧?你明天就这么穿着去上差,应该不会冷了吧?若是不会的话,我再给你多缝两件。”
王生第二天就穿着去上班了,表面上看跟往日里没有区别,实际上,穿着看似比前两天的还薄,王生在翰林院里呆了一天,就体会到这羽绒服的好处了,真的是很暖和,坐下来写字的时候,一都不觉得冷,浑身暖洋洋的,去了有炉子的屋子都差出了汗,是太暖和了。
而翰林院里的人都见王生这么穿,还以为王生的体质好呢,纷纷对王生道:“天啊,王编修,你不觉得冷吗?我其实也想像你这么穿的,可是。这两天天气实在是太冷了!”不光是女生爱美,其实男人也爱,有木有?
王生每次总是微笑着道:“不冷啊!”
王生回去大呼这个东西好用,王丫见这样有效果,就又做了几件,不过,王生剩下的那两件就由王氏刀了,王氏的手艺比王丫好多了,王丫做的这几件主要是给自己,王氏还有容嬷嬷、小青他们穿的。苏小妹那会儿还没有来。
自此以后,即使是入了冬,王生坐下来抄写东西又跟刚进来的时候一样了,一坐就是好半天,看王生的样子还很舒适。不用碰王生的手都让人觉得肯定是热的,因为那脸红扑扑的。不像其他想要保持风度的翰林一样。一张脸被冻得发白,手也秉持不住的直哆嗦。
而王生穿的鞋子,也不是那种普通的棉靴,而是王丫在注意到王生上差条件的困难以后,告诉王氏,让王氏做的。
因为古代没有那种技术。王丫只是告诉王氏,做冬靴不能像以前的那样子,而是要买些皮质的,其他贵的也买不起。就兔子皮就可以了,把那一面没有毛的让人硝制出来,然后再根据鞋面的样式加上鞋子底不要分开裁剪,而是一起裁剪出来,把那光滑的一面,也就是没有毛的一面向上。
然后拿针按照那鞋子的形状先缝好了,接着,再用普通的方法缝制一双比以前略大一些的鞋子,只是鞋面里面不用放棉花,只是一层薄薄的鞋布就可以了,还有那鞋底也一样,也不用像以前那么厚,等到整个缝好了,再把那内里的皮鞋套进去,套之前,用米糊糊好了,然后沾上就可以了。
又或者把里面的缝好了,然后先两边粘好了再缝起来,只是这样的话,会担心线头露出来,不好看。
王氏就道自己怎么好弄怎么来,反正大概的步骤都知道了。
所以,王生穿着的其实就是皮靴,想想,里面是皮质的不说,还有厚厚的兔子毛,可想而知这靴子有多暖和,而且还防水。
这么一弄下来,王生的工作状态就比其他人好太多了,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力都不行,王生的直接上司,对于王生的这一也很赞赏,觉得王生虽然只是探花,工作却比另外两个做的还要好。
虽然这个上司从来没有直接表扬过王生,但是大家都知道上司很满意,除了陈子涵跟柳三思这两个跟王生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以外,其他人都不嫉妒,也不会为了这个为难王生,而陈子涵跟柳三思倒是嫉妒了,可是想要为难也不好意思啊!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说的就是翰林院这帮人,王生自从入了秋,特别是深秋以后,就再也受不了一天吃两餐的生活了,也不能总出去找吃的吧,那多不好啊,一次两次的人家不会说什么,要是次数多了,谁都会有意见的。
王氏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就决定每天都给王生送餐,容嬷嬷知道了以后,就指王氏,应该多送一些,不能光送王生自己吃吧?分量多一些,大家也能一起分分,这样也有利于王生搞好同僚关系。
可是,要做什么,王氏就没个数了,容嬷嬷会的又都是药膳一类的,也不合适,这时就王丫出马了,反正王生有两个小厮,到时候只要让小厮来拿就行了。
一开始,王丫考虑到距离做的是炒面蛋炒饭这类简单的,要不就是一些可以现煮的汤面,先把高汤弄好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