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内部。
镜头越来越高,更多的景物被包囊起来,这让我对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了一个无比清晰的认知。
这座病院坐落在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孤岛上,除了这座岛屿之外,镜头能够包括的范围内,没有其它的岛屿和礁石。岛屿的整体形状就像是一个蝌蚪,在尾巴处修建有一座码头,但是此时并没有船舶停在那里。更远的地方,地平线变成一种灰沉沉的颜色,云层在剧烈流动,将日光的投影剪得七零八落。
我似乎可以嗅到一种特殊的味道,暴风雨即将光临这座岛屿。
影像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我仍旧按照计划销毁了这份文件,然后打开另一份文档。
文档里最顶端的一行如此写着:《超级系色、超弦与大一统理论》
接下来,写着这么一段前言:
很久以前有这么一种观点,世界是由无数微小的原点物质构成的,这种朴素的唯物理论贯穿了一个多世纪。人们发现了物质由分子和离子组成,但不久后,又将它们分解为更小的原子、原子核和电子。有那么一段时间,人们意味原子和电子就是所谓的原点物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粒子对撞机的出现,他们终于通过粒子对撞,将原子核划分出了更细微的组成部分:中子、质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粒子。
这就是粒子学说,人们认为所有物质是由只占一度空间的“点”状粒子所组成,也是目前广为接受的物理模型。尽管在基本粒子的基础上还能够细分更微小的粒子,但最普遍的对这个世界的描述仍旧是:这个世界由十二种基本粒子,四大基本力(强、弱作用力,电磁力,以及重力)组成。
这个物理模型很成功的解释和预测相当多的物理现象和问题,但是此理论所根据的“粒子模型”却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
例如,宏观的广义相对论与微观的量子学说发生了最根本的冲突,它们各自能够描述几种基本力,但都无法完全解决全部的现象。这意味着它们都不完全正确,而且,它们自身也无法彼此统合起来。
为了解答那些相互矛盾的理论现象,人们需要一个能够描述所有现象,至少是能够弥补当前宏观和微观学说之间的冲突,能够将十二种基本粒子,四大基本力统合起来的方案。
这就是大一统理论,亦即“终极理论”。
超弦理论的迅速发展,在于它有可能成为这个终极理论。
前言到此结束,在进入正文之前,文档中插入了一张图片:
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中,黑色金属碑伫立在中央,基座周围是一片环形的池塘,其中注满了黄色的液体。池塘外缘的地面上,许多两米多高的透明容器彼此间相隔三米,排列成一种令人眩目的螺旋状。黄色液体通过连接容器和池塘的软管,在彼此之间流通。
研究人员正在对话,而另一些人则将一些病人装入容器之中。
一切都栩栩如生,就像是当场照下的一般。
我对这张图片中的景物并不陌生,这些正是构成“末日幻境”的奇怪设备。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中间那座黑色金属碑被一个箭头标注着:这就是超级系色。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