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稍稍振作。我既沒有海明威自的勇氣,又不能讓這種死寂永久地侵蝕我的心靈。那,我就只好一錯再錯了。
沉默中我堅持著我的堅持。我的左手從她的衣服下襟伸了進去,母親的盈盈一握,典型的江南水鄉子特有的秀氣,在我的掌握中,扭曲成形,婉轉成吟。可撩起我熊熊欲火的是溫順玲瓏的陰牝,在右手的覆蓋下,由冷及熱,氤氳成雲。
母親也不再掙紮了。屋子是靜謐的,但跳躍著我們激動的脈搏,一種神祕的自然的語言慢慢透進我心靈深處,我相信,我的母親和我一樣。在這萬籟俱寂的境界里,我的心像一縷遊絲似的裊裊飛揚起來,想著那年那天的良辰美景,酒闌人散時,那份惆悵低回,那種纏綿悱惻和那層深深的無可奈何!
母親哭了。嫵媚、溫婉、多情、生性柔弱的母親顫抖著,一股溫熱傳上了我的指尖。我轉過了母親的身子,她明媚的眼花炫麗,微帶淒憐,我心中的竹籬再次坍倒了。我輕輕地將她抱了起來,她嫣紅的唇恍若怒放的堇花,顏色鮮麗象是紙剪的,而秋波流轉中更飄浮著盎然的綠,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在她的秋水里,碧綠的草地經過著。”
“橋兒……你,你把蚊帳放下……”母親怯怯的,嬌軟如水的聲音像是帶了羽翼的鳥鳴。
“哎,媽。”我聽話地把珠羅紗帳子放下,儘管屋子裡只有我們倆人,她仍是固執地要這樣做。母親陪嫁過來的紅木雕漆大床簸搖動盪著,那是一種節奏,抑揚頓挫的。母親的柔情在她哀婉低回的呻吟中一絲一縷地流露出來,那一聲一韻,就似一股清泉起初在石縫中艱難地幽咽地流著,然後在我的牽引下,滔滔汩汩,一瀉千里。
母親的陰牝初時有些生澀,像南國蒼翠的葡萄,顏色是琥珀色的,艷艷中泛著紅光。我感覺到我的強壯分身疾馳在廣漠的郊原,又像扯著素帆的小船,停泊在水田中央。我的心中,什麼憂慮也沒有了,我望著這片離離草色,聽著母親如鳥鳴一般悅耳的歌唱,這世界充滿了一些奇妙的聲音。
“橋兒,你輕一些……我要,我快要……受不了了……”母親起伏數下,緩緩地放慢她擺動的幅度,繁復的節響變得諧和,長短疾徐,風吟雨唱,慵懶中帶著快樂的舒卷。
我把節奏放緩,恬恬地舒展我成長中的腰肢。透過白色紗帳我看到了那糊著褪色藍綢的鏤花槅障,還有我和母親一起糊的道格紙。我把目光收回,母親的胴體呈現著霜晨一片珍珠色,氤氳一片漠蒙蒙的銀色水汽,她的整個身子像一卷無字的書,在我的眼前展開。母親的喉音悠揚起來了,繚繞在空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花氣……柔麗,清新,給我無限的喜悅。
約莫過了三五分鐘,我聽到了母親草地間雨水的滴嗒,她的囁嚅和喃喃所發的低微顫動的聲韻,夾雜著歡快和響亮的音調,這清脆的囀鳴,不知為什麼,竟使得運動中的我微微笑了起來,卻又使我泫然欲泣。輕風的馳騁,泉水的激濺,怎麼比得過這人類交歡時所發的最柔美的旋律?
“嗯……嗯,哼……呀…”母親又低吟了,蓋在身上的鴨絨棉被拱了起來,不知不覺中我和母親的腿伸了出去,晾在光曦里,竟不覺得寒。我凝神諦聽,四周都是她的清音浮動,如春蟲唧唧,花的吟哦。這景象,不正是那個永遠的日子麼?那晚,夜色幽美,天地出奇的寧靜,那幅夜色,哪一位畫家的彩筆也描繪不出來,而它也永遠畫在我的心版上!
“媽,我想弄這兒,好嗎?”我輕輕地把手指輕扣在她的菊花蕾上,這褶皺處是朦朧的山,有霧繚繞,它像仙披著乳白色的蟬翼輕紗,我常常幻想有朝一日,我能徜徉其間。母親是害羞的,我曾經要從后面來,她不肯。那種非常體位讓她有一種羞辱的感覺,這我知道,也理解。因此,我試圖引導她,趁著這份幽美意境,趁著這銷魂蕩魄時。
“不,不,這不行,這怎麼可以?我們不是畜生,何況那里好……”母親的矜持和害羞的個性使得她拒絕這種讓她感到恥辱的體位。
然而我知道。我知道她和父親做過,我曾經在一次偶然中看見過。那是在我十三歲那年,正是蟬曳殘聲過別枝的時候,那一天,暑氣漸消,金風送爽……
(二)
“橋哥兒,今天我又抓到了一只蟋蟀,咱們去找大傻的‘常勝將’斗一斗吧。”鄰家的二愣一把推開我家的大門,手里拿著一個小瓦罐兒,里面傳出的叫聲嘹亮雄壯,我一下子就能聽出來,這只蟋蟀很善斗。果然,打開一看,身長、嘴大、腿健,皂中帶棕,也算是蟋蟀中的上等品種。我輕輕用草尖兒一撥,它馬上咧嘴振翅,躍躍欲試,唧唧而鳴。
“從哪兒找到的?嘿,這次肯定能打敗那小子!”我大喜。昨兒我還與大蚨在我家后面的老青墻腳下和陰濕的廢墟里搔搔扒扒了好半天,也沒找到一只好斗口,最多的是肥肥大大的三尾子,沒有一點用。
“嘻嘻,這是我昨天夜里到后山的古墓邊找到的,咋樣的,厲害吧?”二愣得意的樣子,就像瓦缽里趾高氣揚的那只蟋蟀一樣。
我哈哈大笑,一把拉著他,“走,這就找大傻去。”
“橋兒,你還沒吃飯呢?”母親趕了出來,身上披著一件淡紫色毛織上衣,手里還拿著一根未剝的菱角。
“沒事,媽,我不餓,你和爸吃吧……”我一邊回答著,一邊猛跑,戰斗的燃燒著我,鼓舞著我,我要馬上打敗那個得意忘形的家夥。
可是,那場戰役,我輸得很慘。
當我垂頭喪氣地回家時,夜很晚了,月亮被樹梢遮住,我繞過老屋后那一片池塘向家走去。我一抬頭,老屋孤零零的臨水而築,樓窗前低垂著疏簾,數株裊娜的秋柳輕拂著門前幾塊清凈的漢白石。我沒有從正門進去,翻過斑駁剝落的老墻,跳進了院落,秋夜的空氣里充滿了槐花濃鬱的香氣。隔著玻璃樓窗,我看到了父親的書房中通明如一泓秋水,放散著淡淡清光。
臨窗精致的烏木長幾上,擺著一具動物的骨架,看來是父親新作的標本了。
父親和母親並肩欣賞著那具標本,父親指點著,而母親頷首贊嘆,那幅垂眉低目里閃爍著愛慕和欣喜。我想,也許就是愛屋及烏吧,母親同樣關愛父親的每一個作品,那種相知相契,常常在以后的歲月里令我驚嘆不已。
澄明如水的燈光,流照著父親的白發同母親的紅靨。他們偶一抬頭,四目交視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