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皮鼓,将头对准了各个出口,将山庄围得好似铁桶一般。
然后,就是那一千烟雾火药立大功的时候了。“诸葛流云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解释着昨晚的进攻,雍正听得如痴如醉,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玩艺术,如此完美。
“我先命前军互守,莫要放出一个敌兵。
然后将五百烟雾火药分别投入了马郦山庄之中。
突然而来的火药,令山庄里一片慌乱,谁也看不见谁。
伐南军突然被袭击,顿时乱了手脚。
我军在外围紧紧包围,击鼓呐喊,声势浩大,伐南军又看不见我军,一时还以为是天军下凡了。“诸葛流云说到激3情处,慷慨激昂地继续说道。
“伐南军慌乱不已,我再派出了二万精壮,强攻南门。
此时的伐南军早已经乱作一团,马郦山庄里一片浓雾,没有人能指挥秩序,唯有突围,可是此时各门以及各山庄周边,早已经被我部包围得水泄不通,马郦山庄易守难攻,所以这时候,里面的士兵想要攻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来一个不是被长茅兵捅死,就是被后面的强弓手射死。
另一方面,因为防守不能指挥,很快我部便强行攻下了南门,二万精兵一涌而入,分散杀戮。
一时间,伐南军顿时阵脚大乱。
为了自保,伐南军只能挥刀四处乱砍。
此时我部入城的二万精兵,早已经撤离了马郦山庄。
山庄外的鼓声震天,伐南军突围不得,为了自保,只好每个人都拨剑,到处乱杀,试图将进攻的我部人马驱逐出庄。
等到我部第二次冲入伐南军的阵容的时候,第二批烟雾火药继续全部投入了山庄内部。
就这样,我部人马不时地从南门往山庄里面冲杀,引起了伐南军整片整片的自我厮杀。
“啪啪啪,”
雍正不由得鼓起了掌来,每到诸葛流云说到精彩处的时候,他便神采奕奕,“妙哉妙哉。如此便将军以一千对十万的决策了吗?”
“是的,伐南将军作茧自缚,终于没有人能从马郦山庄里面逃出来的。”
“好一场借矛击盾的策略,真真好计谋。”
雍正赞不绝口,这样的战争真的古无来者的。
就在这时候,雍正又问道,“既然当时马郦山庄内人员混乱,那么伐南王又是如何被你们擒拿的?难道在乱军乱砍中,他竟然还能保护自己不成?”
“他保护不了自己,他已经没有了信心继续指挥。”
诸葛流云顿了顿,看着脸已经耷拉到了地板上的费扬古说道,“其实在一早,廉亲王便与费通古预谋好,在廉亲王府与马郦山庄之间暗暗凿通了一个窄道,当时廉亲王一看情况不对,早已从他的营房闪入了秘道,想要会合廉亲王,却孰料,廉亲王也正从那头出来。”
“好一出瓮中捉鳖的漂亮战斗,行云流水,丝丝入扣。”
雍正拍手叫好,朝堂大臣莫不敢言。
第139章 权势拨地起
伐南将军被俘虏,廉亲王被俘虏,伐南军二十五万死伤数万,其余皆已经归顺征西军,被扩充了征西军中。
当时朝庭里,不但是雍正,就是全朝的文武百官,都深切地领略到了上将军的虎威。
人家根本就不把所谓的几十万大军放在眼里,烽火之间,摧枯拉朽,二十几万大军尽皆降伏,主帅落网。
雍正满脸欣赏,望着刘杨,点头称道,“上将军真乃旷世之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句是这样的“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朕觉得上将军之才犹在周瑜之上。”
全朝百官听到雍正如此说来,无不附议,一齐喊道,“上将军之才犹在周公谨之上。”
“哈哈……”
看着满朝皆臣伏,刘杨知道此次上京之行算是圆满了,“大清吉星高照,全托皇上洪福,并非是本将军多有能耐,运气而已,运气而已。”
刘杨自然要谦虚一番。
“众爱卿,你们说,这次上将军平定廉亲王叛乱,朕该如何封赏?”
雍正有意要加重刘杨的权柄,而加重他的权柄自然就是给他升官。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雍正早已经看透,刘杨决不会对他雍正有二心,在刘杨的面前,雍正甚至觉得,如果刘杨愿意,他弹指间同样能够把自己这个皇帝替换下来,而如今,他如此的处处维护皇权,无非是感恩雍正的坦诚相待,再一个就是奉着使命而来。
他现在已经彻底相信刘杨就是天外之神,无所不能。
既然是肯定忠于自己,那么,再多的封赏雍正也不会吝啬,所以他不等刘杨开口,自己主动向百官咨询了。
直到此时,一众朝臣才稍微放开了紧繃着的心弦,纷纷交头接耳,商议刘杨的封赏。
刘杨抱拳,“皇上,众大臣,本将军平定叛乱,乃是份内之事,并不要求封赏。臣只希望,今日朝堂之中的众位大臣们,能好生看着廉亲王之乱的下场,以后万莫对我大清怀有二心,否则,即使本将军远在千里,必诛之。”
一众大臣被刘杨一吓,纷纷跪了下来。
“臣等必当永远忠于大清,效命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
雍正看到刘杨的警告果然有效,一众大臣抢着表态,十分开心,他站起来接受了朝臣们的祝福以后,这才请起了大臣们,“诸位臣工,朕已然相信诸位的忠诚,刘杨将军此次平定叛乱有功,还是帮朕想想刘杨将军该当何赏吧,哈哈……”
“臣以为可以升大将军为大元帅,与年羹尧的兵马元帅平起平座。”
当下站出来建议的朝臣李卫,显然不是年羹尧党派之中的人物,竟然敢直接建议设立两个兵马大元帅,这是古往今来从没有过的事情,或许李卫只是另有所指,抛砖引玉。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军中设两个大元帅,有些不符合实际,但刘杨本身的上将军官职,已经是元帅之下,万万人之上了,再往上,也就到了元帅之职,因此他这样建议也未为过。
果然马上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了,“臣以为万万不可,此举必将死我朝之军伍分裂,文无第一武